护理专业总结(精选8篇)
护理专业总结篇1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专业观;专业思想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49-01
【Abstract】Objective Investigating 175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ttitude for Nursing, behavior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s had been designed and sent for th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o know their attitude for Nursing, behavior,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The data had been analyzed with SAS 9、0、Results 16 students held positive attitude for learning Nursing, while 55 students held negative attitude、 Most students, 104 exactly, held neutrality attitude、 The main reasons why the nursing students disliked to learning nursing included low social status of nurses, occupying 47、4%, while future confusion, taking 40、6%、 Conclusions Only minority of th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 optimistic to learn Nursing、 The idea of low social status of nurses is the main reason why Chines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disliked their major、
【Key words】Nurs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titude for Nursing; Sense of Nursing
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时有报道,具体体现在某些学生专业观不端正,对护理专业理解狭隘,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未来从事护理事业缺乏信心等。护生专业思想即专业观,包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事护理职业的信念、护理职业荣誉感和价值观等。积极的专业观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减少高层次护理人员的流失,促进学科发展,而消极的专业观则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造成护理专业生源质量下降,学科发展困难。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护理工作已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为控制我国青年护士的流失,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及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本校护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展开调查,以了解其专业观,不同专业观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及其相关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 设计调查表
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专业思想状况、不同专业思想学生的表现及影响因素。调查表的信度用Cronbach α系数法来进行评价,本研究所用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信度比较理想。
1、2 调查对象
本校护理专业本科的04-08级四个年级的学生。
1、3 调查方式
采用不记名调查收集资料,说明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当场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总共发放260份问卷,回收177份,回收率68、1%,剔除无效问卷(资料不全)2份,最终合格问卷175份,合格率98、9%。
1、4 统计方法
所有合格的调查问卷采用 Epidata V3、0软件录入计算机,运用SAS 9、0软件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专业思想学生的表现
按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态度,主要是针对“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毕业后是否愿意留在护理工作岗位”两个问题的回答,把调查对象分为三类[1]:专业思想稳定型、专业思想不稳定型和中间型。专业思想稳定型学生比较喜欢护理专业,毕业后愿意留在护理专业岗位;或说不清自己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但毕业后愿意留在护理工作岗位,属此型者共16人(9%)。专业思想不稳定型:此部分学生不喜欢护理专业,毕业后不愿意留在护理工作岗位;或说不清自己是否喜欢护理专业, 但毕业后不愿意留在护理专业岗位,属于此型者共55人(31%);中间型:对上述两个问题的选择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属此型者共104人(60%)。对护理专业的主观感受上,不稳定型专业思想的同学只有1人选择“自豪和高兴”,专业思想稳定型和中间型的同学选择“自豪和高兴”的也不多,绝大多数同学选择 “没什么特别”或“后悔选错专业”。对学好/做好护理工作的信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专业思想稳定型的有13人(81、3%)选择“有信心”;中间型同学也有67人(64、4%)选择“有信心”;专业思想不稳定型的同学有21(38、2%)人选择“没什么特别”,选择“有信心”和“无信心”的都是17人(30、9%)。对学习的态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3种类型专业思想的学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为工作而学习”,护理本科生选择护理是因为将来能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学习成绩的调查结果显示,男生总人数50人,只有4(8%)名男生选择成绩排在“前1/3”,而有24(48%)名男生选择成绩排在“后1/3”。
2、2 影响专业观的因素
在调查影响专业观的因素时,学生可以多选,影响专业观的主要消极因素依次是:社会地位低(47、4%),专业发展前途不清楚(40、6%),工作内容难以发挥个人才能(38、9%),与个人兴趣爱好不符(36、0%),用人单位对本科护士无相应用人体制(36、0%)。工作环境好,收入稳定(42、9%)是促使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主要积极因素。
3 讨论
175名护理本科生普遍缺乏对本专业的认同,但对于将来的就业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对学习的态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3种类型专业思想的学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为工作而学习”,护理本科生选择护理是因为将来能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学习成绩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论专业思想如何,男生成绩普遍弱于女生。影响专业观的主要消极因素主要是社会地位低和专业发展前途不清楚;该结果与邢凤梅[2]等人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促使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主要积极因素是工作环境好、收入稳定,好就业是吸引广大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专业缺乏认同和热情实质上反映了学生专业价值观和人生观两方面的问题。喻爱芳等研究发现[3],假设护生可以重新选择专业,半数以上都不选择读护理专业。专业观同人生观、世界观有密切的联系,并受后者的调节和制约,人生观的教育是专业观教育之本,通过人生观、价值观对专业观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来调节学生的专业观,培养学生高尚的专业品质。建议从事护理教育和管理的专家们加强对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并提倡尽早开展,持续开展。郭锦丽等提出,在护生的临床实习阶段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巩固护生的专业价值观[4]。
参考文献
[1]吕探云,陈美泉、护理本科生专业观调查、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0): 59-61、
[2]邢凤梅,董胜莲,马连娣等、142 名护理本科生专业观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护理教育,2003,9(7):560-561、
[3]喻爱芳,李伟娟、 5年制与3年制大专护生的专业观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2010,24(4):964-965、
护理专业总结篇2
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护理专业工作个人报告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护理专业工作报告总结
众所周知,婴幼儿因其年龄小,不会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加上儿科平常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家属不易理解等原因,使得众多护士不愿意或根本不安心儿科护理工作。儿科护士真的这么难当吗?本人已在儿科工作了整整__年,根据经验所得,谈以下4点体会总结:
一、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
由于是儿科,液体量少而组数多,许多药计量难算;婴幼儿好动,液体渗漏多,工作量大而繁琐,往往是这边刚加药,那边又肿了,不滴了,到处都在喊你,且又是一样的着急往往从上班忙到下班,一刻钟也没停过,甚至到下班时所有护理记录都没来得及写。久而久之,容易使护士产生厌倦、不满情绪,觉得儿科护士太累了,跑断了腿,有时还要受家属的气。如果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就会产生消极应付的想法,觉得工作永远也没可能干完、干好,只要当班时没出问题就算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护士首先必须要有热爱儿童护理事业的思想,要有坚定的敬业和献身精神,坚信自己所做的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因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而热爱,关心儿童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要一切都以患儿为中心,处处为患儿着想。只要从内心热爱儿童护理事业,才不会因工作繁琐而厌倦;才能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才能有利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才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二、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
许多护士不愿在儿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家属难缠,易受气,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是小宝贝;、小皇帝;,一但生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一大群人前呼后拥,就怕宝贝遭罪。一针没扎到血管,就骂你,认为你是在练手艺,不负责任,不当一回事,把你气得难受、憋闷,还不能发火,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和心态,多从患儿父母角度来看待,考虑他们,理解他们的心情,要采取宽容与忍耐的态度,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嘛!其次,要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要多说对不起;,使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
三、勤学苦练,有过硬的穿刺技术
我认为,这一点是特别重要,有了这一点,上面的第二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心上嘛!而许多护患纠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要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只要我们肯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四、努力学习,能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并发现病情变化
前面已讲了由于是儿科,许多患儿是有口难言,一切的病情都有待于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勤于、善于观察,才能及时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使病儿能转危为安,从而有利于治疗和护理。而要做到善于观察,就要求护士必须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患儿的疾病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减少不必要的疏忽。因此护士在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患儿服务。综上所述,要把儿科的护理工作做好,护士必须要有热爱儿童护理事业的思想,能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和善于观察病情变化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
护理专业工作报告总结
在日常工作中,启动护士感悟工作责任,倡导有意注意调控负面情绪及工作压力等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培养和影响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以促使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安全文化安全问题虽然不是医院工作中心,但它却影响工作中心、医疗差错、事故不但造成患者及家属的重大损失,而且使医院在社会上信誉下降,患者的安全感丧失,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与患者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加之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多、如何营造护理安全氛围,尽量不出、少出护理差错,一直是困扰护理管理者的重要问题。
1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停留在打针、发药、铺床等护理操作,尽快把自己职责内的事做完,尽早
坐下休息或下班、
(2)年轻的护士来科时间不长,对专科操作程序或专科知识不熟、
(3)护理人员缺乏,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2 对策
(1)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首先使每一位护士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珍视重任,尊重人的健康权力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对护士而言在所实施的全部护理技术操作中,优先考虑的应是患者的安全,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使每个护士能启动自我意识,感悟工作责任和义务,从身边最熟悉的事入手,意识到自己的角色重关人命,从而营造一个强烈的护理职业安全氛围、
(2)树立视质量为生命的概念,确保护理安全建立护理质量监护本,结合护士长每天至少四下病房查房,每周按护理质量进行有计划全面检查,每周、每日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及时个人反馈、及时修整,对于思想松懈、明知故犯的护士绝不宽容、如一名护士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未戴口罩,被发现,当即给予严肃处理,扣发奖金,并在科务会上进行检查,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违反,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谨慎细微,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
(3 )鼓励护士间的团队协作,唤起有意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护士在工作时必须在有意注意的状态下工作,才能保证聚精会神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但有意注意时间久了,会使人疲劳,出现视而不见,见而不知然;的现象,造成差错事故、因此,鼓励和培养护士间团结协作精神,倡导在繁忙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成立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将护理检查分为护理文件、消毒隔离、基础护理及环境管理、药品管理四大内容,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及口头总结汇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除差错其结果不与月终考核和奖金挂钩、
(4)倡导人文关怀,尽量减轻护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压抑的工作环境里,会使这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抑,会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准确、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保有充分了解护士的气质和性格特点,合理安排人力,用人之长,调动护士积极性,发挥个人潜能,使每个护士在科室里工作感受到快乐、如把你辛苦了;、谢谢;、你做的好;、继续努力;等鼓励和安慰的话挂在嘴边,善于发现并肯定护士的优点,不足之处以个别提醒为主,少用当众批评,尽量保护护士的自尊心,经常征求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对好的建议予以采用,并在例会上表扬,使护士责任心、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及意识增强,关心护士业务生活爱好,尽量在不违背原则情况下,对护士合理要求给予满足、如周游、休假、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团结友好的工作氛围,减轻压力及负面情绪,使差错事故发生减少、
(5)结合本科专业特点,有计划组织本科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才能确保护理安全的共识 1~6个月,护士要求熟悉本科室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及操作流程,专科护理常规,对操作的掌握从掌握到熟练,做到规范、快捷、书写护理病历,培养敏锐观察病情的能力以及重危患者的抢救和应急能力、6个月~2年的护士要求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熟悉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抢救程序,心电监护系统的应用等、2年以上的护士,要求能识别心内科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并安排相应的护理查房,进行专科知识强化、学习,并鼓励护士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另鼓励护士利用自修大专或本科学习,并在班次上给予适当照顾,使护理质量及护士理论水平提高,树立有为才能有位;、
3 效果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使每位护士提高意识,使差错降低、今年上半年无严重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一般差错,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的差错只有1起,护士工作氛围轻松,负面情绪减少、
护理专业工作报告总结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____年的工作也将接近尾声。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紧张中伴随着充实,忙碌中伴随着坚强,团结中伴随喜悦。在院领导、科领导的正解带领下,在同志们的互相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20____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涵养,完善自己的政治基础。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
二、临床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年轻的儿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岗位职责和护理理念。一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尊敬服从,对同事团结爱护,对患儿呵护倍加,并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科室指派的各项特护任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认可。始终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任何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严格执行学生带教,全力配合科室带教任务。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1)提高护理技术,争取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儿痛苦;
(2)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全力配合抢救工作;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不慌不忙,井然有序;
护理专业总结篇3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实习前;专业认同感
在当今社会,护士的离职意愿较高[1],人才流失严重,护理队伍极不稳定。护理本科生经过在校三年的学习,对护理专业已经有了较多认识,形成自己的专业认同态度。实习前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接受程度必定会影响护生的实习效果、护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高等护理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重任,本文通过对我校89名实习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专业认同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高等护理教育者培养护生积极稳定的专业认同感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选择本校大三年级护理本科生89人,在距离护生到医院实习2个月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护生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本科护生;通过高考录取的全日制普通在校大学生。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的护生;成人教育护生;不愿意参加本研究的护生。护生全部为女性,年龄20~23岁;来自城市的学生37人,来自农村学生52人;独生子女22人,非独生子女67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收入等。②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2]:问卷由四川大学胡忠华编制,包括6个维度,分别是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专业期望,共30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总分为1~5分,最高125分,最低25分。每个条目的得分在1~2分认为是不认同,3分是一般认同,4、5分是高度认同。问卷专业认同总分25~50分为不认同,51~99分为一般认同,100~125分为高度认同。分值越高表明护生的专业认同程度越高,反之则专业认同程度越低。本调查该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2,Cronbach α系数为0、87。
1、2、2资料收集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本校大三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时间在距离护生到医院实习2个月。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征求调查对象同意后,向调查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问卷填写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由调查者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89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有效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问卷由Epidata2、0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频数、统计描述、t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护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情况见表1。护生专业认同感总分为(80、42±8、65)分,处于一般认同水平,其中专业技能维度得分最高。
2、2护生专业认同其他方面的情况。认同护理是一门专业的护生86人,占96、63%,不认同护理是一门专业的护生3人,占3、37%;护生选择就读护理专业首先考虑的因素排在最高的是就业形势,有53人,占59、55%,其次是经济收入,有15人,占16、85%,;最可能影响护士学习护理专业积极性的因素排在最高的是经济收入,有36人,占40、45%,其次是社会地位,有16人,占17、98%;对专业思想影响最大的护理界人士排在最高的是本校教师,有34人,占38、20%,其次是接触过的护士,有32人,占35、96%;参加工作后有35人希望成为护理管理者,占39、33%,23人希望做好本职工作,占25、84%,16人希望成为护理专家,占17、98%,选择成为护理专职教师和其他的共15人,占16、85%。
3 讨论
3、1实习前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处于一般水平。护生专业认同感总分为(80、42±8、65)分,为一般水平。高于胡忠华的调查结果[2]和对男护生的研究结果[3,4],但比汪红英、郑鸿等人的研究的护生认同感得分要低[5,6],可能与学生来源、调查时机等因素有关。护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3年级是护生专业认同感处于最低水平[7],进入临床实习使护生体会到价值感,可能会使护生专业认同感提升。本次研究中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水平最高的是专业技能,得分(3、85±0、45)分,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我校护理本科生对专业操作和技能持积极肯定态度。护生对专业认知的得分(2、87±0、53)分,排在最低,这可能与护患关系紧张、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媒体的负面报道等社会因素有关。护生在专业情感维度得分也较低,有9人表示对护理专业不喜欢和很不喜欢,这可能与护生自身性格、个人兴趣爱好及护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风险高的特点等因素有关。
3、2影响护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 就业形势是影响护生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最主要因素,有53人选择此项,占59、55%,其次是经济收入因素,这可能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护生家庭经济情况因素有关。最可能影响护士学习护理专业积极性的因素是经济收入。被调查的护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很多学生因为护理专业就业率高、学制相对其他医学专业学制短,期望能早日毕业减轻家庭负担,抱着这样的心理状态选择了护理学专业。35名护生认为本校护理教师对她们的专业思想影响最大,占38、20%。护理专职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她们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对护生专业思想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加强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培养护生的专业认同感。
3、3对护理教育的启示 护生的专业认同即指护生承认自己是护理学生以及将来的护士身份,认可专业的价值,从心底接受这个专业,并对这个专业的各个方面作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2]。大学不仅要为社会培养护理人才,更要为社会输送留得住的人才。为了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应加强护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认同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一行,爱一行"。教师在教书同时,要注重提高护生的专业价值感和成就感,通过宣传优秀护士事迹,分析国内外护理现状及发展前景,使护生明确自身价值[8,9],认识到护士是结合专业性、实践性和理论性一体的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建立职业自豪感[5]。同时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规避临床带教教师将工作负面情绪传递给护生。
参考文献:
[1]吴冬梅,全婷、实习前护生离职意愿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2012,26(4):305-307、
[2]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3]符梅华,林雪梅,曾碧娇,等、 男护生实习前专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0):110-112、
[4]史仕羽、 高校男护生专业认同感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3):101-102、
[5]汪红英,毛红波,刘茜茜、 护生实习后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8):61-63、
[6]郑鸿、不同实习阶段护生对护理专业认同感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13,27(27):3056-3058、
[7]刘建波,李章章,黄俭强、重点大学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36):3316-3317、
护理专业总结篇4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对各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应对,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得到了患者的信赖和好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高雪芹 2004年月11月2日
[1]
护理专业总结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就业;调查
Abstract:To know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accepted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accurate professional positioning and career guidance,707 nursing students are collected、 The rate of students from the suburban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s 86、8%,while the eight urban districts is 13、2%;the average employment rate is 99、89%,and job suited rate is 98、0%;92、5% of nursing students work at the front-line in general hospitals that are third-class; and the rate of students admitted to the undergraduate is only 0、7%、 Nursing graduates accepted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mainly from the suburban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Beijing、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job suited rate are high、 The students' position is in general hospitals that are third-class、 The students who choose to continue their studies are rare、
Key words: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Nursing major; Employment; Investigation
目前,我国护理专业整体水平以中、大专学历为主,高层次人才缺乏。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是以培养现代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的的职业专科教育。其以市场为需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正处于大力发展和进一步深化的阶段。为优化护理专业队伍结构,加快专科护理的发展,完善专科护士的培养,需加强对护理专业人才流向的研究[1,2]。本文对北京市某学院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了解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单位、是否选择深造等信息,为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整体抽样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学院2009~2013届高职高专护理专业707例毕业生。所有毕业生均达到学校相关规定,如期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书。
1、2方法 收集教科办记录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就业单位名称和级别等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和统计。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
2结果
被调查的707例毕业生中,男生105例,占14、9%,女生602例,占85、1%;年龄在21~24岁。其中,2009届毕业生114例,占16、1%;2010届毕业生118例,占16、7%;2011届毕业生151例,占21、4%;2012届毕业生146例,占20、7%;2013届毕业生178例,占25、2%。
2、1毕业生生源地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生源地为郊区、县(大兴区、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房山区、怀柔区、平谷区、门头沟区、密云县、延庆县)的人数为614例,占86、8%;为城八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的人数为93例,占13、2%。毕业生生源地以郊区、县为主。各届毕业生生源地情况,见表1。
2、2毕业生就业工作单位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92、5%的毕业生在三级综合性医院工作;5、3%的毕业生在二级及一级医院工作。选择专生本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仅占0、7%。各届毕业生所在机构类别情况,见表2。
3讨论
3、1毕业生生源数呈总体增长的趋势,并以远郊区县生源为主 21世纪以来,随着医药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教育的招生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博研究生4个层次的完整教育体系。以中专为主体的护理教育层次结构,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为我国护理教育突出问题之一。北京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源呈总体增长趋势,符合我国护理学历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尽管护理教育的总体规模及高层次规模都在逐步扩大,但中专教育的规模仍然过大,护理资源的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3]。国家卫生部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再次把护理人才定位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提出应动态调整教育招生规模和学历层次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预计,北京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源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是从生源地看,5届毕业生皆以十个郊区、县为主,占86、8%;而城八区仅占13、2%。这种现象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教学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与城八区相比较,郊区、县经济相对落后,家庭以社会中低收入的普通家庭为主,教育教学规模及硬件设施较薄弱,本科及以上高校生源较低,造成此类地区高职高专生源比例增加。根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护士学历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8、8%。可见,即使是城八区的本科及以上医学院校生源,选择护理专业所占比例仍很小。他们普遍会选择其它更加热门的医学专业,如临床、检验、影像等。
3、2毕业生就业定位主要是三级综合性医院 毕业生就业领域以城区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占92、5%;而到社区、农村的很少。护士人力资源工作领域分布不均。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和技能是其就业优势。其属于劳动技能型人才,有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较强,工作作风踏实,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等特点,受到医疗卫生单位广泛欢迎。但是,随着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给北京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压力。据调查,2010~2012年北京市三级医院招聘的护士学历以大专为主,占64、30%;本科学历护士已经达到20、36%。未来5年计划招聘护士数量逐年增多,同时呈现出专科生逐年减少、本科生逐年增加的趋势[4]。对于护理本科生而言,高职高专类学生入学"门槛"较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就业竞争中将处于相对劣势。因此,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他们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就业形势也会逐渐严峻起来。由此可见,一方面,国家倡导扩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规模;一方面,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高竞争,甚至就业困难等问题。这种矛盾现象说明,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自身存在一定问题。其教育规模增长和教育质量发展不协调,存在着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等问题。因此,必须适度控制专业发展规模,努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让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更好地胜任各类医疗岗位工作。
3、3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很小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护士学历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8,7%,大专学历占 42、5%,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8%。中专、大专学历所占比例较大。大量在职护士是通过成人教育获得本科学历的。北京市某学院5届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继续深造的仅占0、7%。主要原因是,目前该专业就业情况比较乐观,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毕业后马上就业。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市场需求的变化,医疗卫生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要加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在继续深造方面的就业指导,使其更好得适应将来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姜小鹰、我国护理专业发展与护士队伍建设[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
[2]胡雯斐、关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就业情况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3):30-31、
护理专业总结篇6
【关键词】 护理教师; 医疗实践; 教学质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34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由于近年来护理学发展很快,护理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教学需要。尤其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课均由没有临床医疗实践的护理教师讲授,导致护理教学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2006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三所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教师到医院参加临床医疗实践,使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大提高,更好地适应了新形势下护理教学的需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学校护理专业教师45例。其中研究生学历15例,本科学历30例;平均年龄(36、12±6、26)岁;平均工作时间(12、27±7、72)年。毕业于护理专业的40例,占教师总人数的88、89%;毕业于临床医疗专业的5例,占教师总人数的 11、11%。其中毕业于护理专业的教师中有临床护理经历的教师17例,占教师总人数的37、78%;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23例,占教师总人数的51、11%;毕业于临床医疗专业的教师中1例有临床实践经历,占教师总人数的2、22%。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0例,占教师总人数的66、67%。
1、2 方法
1、2、1 制订培训方案 依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为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要求所有教师均到医院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每次半年,三年轮转一遍。
1、2、2 方案实施 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学习效果更加显著,根据受训教师的具体情况和高职高专护理教师的角色,设计了《护理教师临床医疗实践评价表》,其中不仅涵盖了医疗实践的具体内容、受训教师的出科成绩及表现,还对学习质量制订了较为具体的量化标准。对毕业于护理专业的教师,由临床医生带教,重点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要求教师书写病历、参加医疗查房及病例讨论等。受训教师带着任务到临床学习,使整个学习过程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受训教师在学习前,只有认真阅读表格中的各项要求,并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受训教师在学习后,须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以便对整个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成绩,找出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思考找出教学和临床工作之间的差距,以便对医院建设和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上述问题的设计,期望实现其知识的更新、完善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总之,评价表作为学校和受训教师之间的纽带,为学校和医院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大了对受训教师的监管力度,提高了培训质量。该表填写质量将作为评价教师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
每次学习任务完成后,要求受训教师讲公开课和观摩课,让教师和学生评教评学、专家点评,并以发放调查问卷和座谈会形式了解教师授课效果,及时反馈,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提高。
1、3 评价标准
1、3、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采用笔者所在学校医教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三部分: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其中专家评价的计分项目分三部分:课堂教学质量、教案评价、系部考核。均采用百分制,按各项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则依据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打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总分=(学生评价分+同行评价分)×0、3+专家评价分×0、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总分85分为优秀,75~85分为良好,60~75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差。
1、3、2 临床专业知识评价 除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外,每年定期对护理教师进行一次临床专业知识考核,以综合考评教师的整体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前后专业知识考核成绩比较详见表1。
2、2 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前后教学质量比较 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后教学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临床实践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09,P
3 讨论
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教师专业培训,没有临床实践经历,尤其是临床医疗经验,因而导致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2],使得这些教师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缺乏感性认识及经验积累,对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理解不深、讲解不透,显得力不从心,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3、1 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医疗实践的意义 毕业于护理专业的教师,由于受到所学专业的限制,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均较低,加之部分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对疾病缺乏应有的感性认识,在讲授时只能照本宣科,教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是拓展教师知识面、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方式。表1结果显示,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前后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培训方案实施保障 笔者所在学校拥有三所教学医院。三所教学医院有1246张开放床位和10余间手术间,拥有丰富的病材,能充分满足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临床实习要求;医院先进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为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关爱患者和全面照顾患者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3、3 培训方案实施的有效性 表2结果显示,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医疗实践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郑智,侯淑肖、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28、
[2] 刘邓群,栗永萍,李蓉,等、浅谈医学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1028、
护理专业总结篇7
我带着彷徨与紧张的心情踏进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临床护理实践。时至今天,实习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因而十分感谢附一医院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实习环境和各种优越条件,感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的辛勤教导,让我在踏上岗位之前拥有了如此良好的实践机会。
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是非常重要的。我倍加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带教老师为我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各班工作,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各科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习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习,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静脉输液,抽血,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生命体症的测量,各种注射泵的使用等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跟随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还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这样能锻炼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整体上说,实习期间的第三个收获,也是最庞大的收获: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认识水平上升,各项护理工作逐渐熟练,在培养优秀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护理专业总结篇8
【摘 要】 目的 通过专业化分组,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使病人从入科到出科的一切护理工作责任到组,责任到人。方法 根据病区床位数及护士人员数,将护士按照高低年资搭配分成若干组,各设组长一名,每个护士分管一定床位,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分组护理责任制。结果 责任层次分明,纠纷和差错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大幅提高。
【关键词】 分组护理;重症医学科;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护士35 名,其中主管护师6 名,护师18名,护士11 名;设护士长1 名,总务班护士1 名,主药班护士1 名,治疗班护士1 名,护理班护士1名,其余均参与病人责任护理。
1、2 方法
1、2、1 分组
依床位数量分5 个小组,每组6 人,设一名组长,各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根据职称及工作能力由全科护士投票决定,组员根据个人爱好通过申报,最后由护士长综合评定产生,但每组分配必须有主管护师和护师,而且还要注意工作年限及能力的合理搭配。组长主要负责护士分配病人,护理质量监督以及帮助护士处理自行无法应对的护理状况,一般低年资护士看护相对病情稳定的患者2~3 名,高年资高学历护士看护危重患者1~2名,其余人员尽量选择病情熟悉的病人看护2~3名。如果患者数量减少,组长可自行安排护士休息,交接班时组长之间应交接全科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
1、2、2 组长要求
①须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技能,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最好接受过正规专科培训的业务强、经验丰富、有责任感的护师以上职称,通过组织考核、民主测评上岗。②能知晓专科病情特点,不断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修订护理程序及注意事项,带动组员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③能熟练掌握本专业仪器的安装与使用,并负责仪器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记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④具有组织领导才能,并能经常听取医生评价,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意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护理技术,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
1、2、3 组员要求
①年龄结构以老、中、轻搭配,实现传帮带作用。②配合组长完成工作,据不同职称分别承担继续教育、临床带教、仪器设备的管理等。护士和低年资护师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重症医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练完成自己的护理业务。高年资主管护师和护师是本专业高级护理人才,要求专业技术过硬,善于发现问题并协助组长参与管理,解决护理难题,同时参与本专业教学科研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负责中、低年资护师、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共同提高专科护理水准。
1、2、4 评价
每月由护士长组织一次座谈会,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指出各组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一次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不定期的向医生、患者发放个人满意度调查表,建立个人档案,作为评价标准。
2 结果
实施专业化分组后,全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并在组长的带领下得到系统学习和培训,逐渐掌握了本专科手术的基础理论、专科仪器的使用安装与维护以及复杂疑难重症患者的护理,使护理工作趋于程序化、规范化,明显增加了本专业理论和技能配合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减少了差错的发生。实施分组后护士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各组人员之间关系和谐,使被动式变为主动式的配合,大大增强了医生的满意度。同时分组护理后使护理工作做的更细、更精,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