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育苗技术(精选8篇)
油松育苗技术篇1
摘 要:本文结合小陇山多年的苗木生产情况,对传统的育苗方式平地育苗和山地育苗的各个环节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大家共同探讨各环节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油松;育苗;平地育苗;山地育苗
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78
油松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在北方地区分布较广,尤其是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种植较多。油松树形高大优美、适应环境能力强,比较耐干旱、贫瘠,不仅是美化城市环境,涵养水源的重要树种,也成为小陇山更新造林、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
1 采集种子、种子处理
在规模较大的林场,最好建立采种基地。每年的9月上中旬,油松的种子成熟,采收的最佳时间是当球果由深绿色变为黄褐色的时候,过早种子不成熟,影响发芽率;过迟,球果会裂开,造成种子飞散。一般从20a以上树龄的母树上采种,母树要生长情况良好,树干强健,树形优美,抗逆性强,没有病虫害。采摘的种子,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及时进行晾晒,勤翻动,每天翻动至少2次。种子经过几天的晾晒,就会自己裂开,再用木棍进行翻动或敲打,种子就会脱出,然后收集种子,搓揉去翅,除去杂质,晾干后贮存。
在播种以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比较常用的就是温水浸种法,在播种以前的十几天,将种子先用浓度为2%的硫酸亚铁浸泡1、0~1、5h,然后再用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 h,再用清水洗涤,去除药液,然后用37℃左右的温水将种子浸泡24h,再把浸泡后的种子捞出,放在湿润的麻布上,每天要定时洒水,保持湿润,待种子有55%以上出现裂口的时候进行播种。
2 播种育苗
2、1 平地育苗
2、1、1 选择苗圃地
选择排水、灌溉都方便的地方作为苗圃地,土壤为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没有经过改良的水洼地、盐碱地不宜用来育苗。油松育苗连作效果较好,苗木粗壮,抗病能力强。
2、1、2 播种
油松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夏季播种的情况较少。春季播种宜早。一般采用条播的方式,播幅为3~7cm,行距为15~20cm,沟深为1cm,播种量一般为100~150 kg/hm2。开沟后把种子均匀的撒在沟内,在上面覆盖1cm左右厚的土,稍加压实,使土壤和种子结合。催芽以后的油松种子经过10d左右就可发芽出土。
2、1、3 浇水施肥
底水灌足的情况下, 播种后到出苗前一般不用浇水。如果苗圃地保水性能差,一般在播种后需要浇水,多采用喷灌或侧方灌溉的方式。幼苗期不需要浇太多水,但是到了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出现涝灾。
出苗以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尤其做好追肥工作。在生长初期,多施氮、磷肥,生长旺盛以氮、磷、钾肥料为主, 后期以钾肥为主,并追施适量磷肥,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利于安全越冬。
2、1、4 间苗和除草
出苗以后,榱耸姑缒旧长的均匀、健壮,要适时进行间苗。间苗在6―7月生长旺盛的时期比较好,间苗分2~3次进行,可以用手拔,也可以用剪刀或者锄头间苗。间苗在雨后或者灌溉后土壤比较松软的时候进行,尽量不要带动土,如果造成土壤空隙较大,要及时喷水,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保护。在生长过程中,还要及时除去杂草,及时松土,以确保苗木的生长。
2、2 山地育苗
山地育苗和平地育苗很相似,山地育苗的关键在于选好地块,一般选择离林地较近,坡度比较平缓、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的阴坡或半阴坡,切忌选择山顶、风口或者死阴坡作为育苗地。进行山地育苗的时候,要在播种的前一年整好地块,如清除杂草、深耕翻地。播种以前,平整土地非常关键,可以根据地形、坡度做不同的苗床,既要做好排水,又要考虑保持好土壤水分,以利种子出苗。
3 防治病虫害
在苗木培育期,要防止苗木立枯病、油松松针锈病的发生,对出现的金龟子类、象鼻虫等害虫要及时防治。立枯病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6月,在发病期,每隔7d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波尔多液交替喷洒,但是要注意喷洒硫酸亚铁溶液半小时以后, 要用清水进行洗苗,防止药害的发生;油松松针锈病发生在每年8月中、下旬,在病害侵染期,可以用波尔多液、敌溴钠、三唑酮等农药进行治疗;对于金龟子类、象鼻虫等害虫的防治,要在害虫的不同生长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例如在金龟子的成虫期,可以利用其假死性,振落捕杀。
4 苗木出圃
根据苗木的产量、质量选择适宜的时间出圃。两年生的苗木,达到15cm以上的高度,0、3cm以上的地径,顶芽饱满,就可以用来进行造林。一般在春季发芽前起苗,随起苗随造林。从起苗到植苗的各个生产工序,要尽量减少根系的时间,减少根部水分的损失,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油松育苗技术篇2
关键词:油松;播种;育苗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油松抗瘠薄,怕水涝与盐碱,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水土保持与造林绿化树种。由于其树姿苍劲古雅,不畏风雪严寒,四季常青,故油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同时,油松树冠在壮年期呈塔形或广卵形,在老年期呈盘状或伞形;树皮呈灰棕色,鳞片状开裂,裂缝红褐色;小枝粗壮,无毛,褐黄色;叶2针1束,长约10cm~15cm;雌雄同株,球果卵形;花期4月~5月。
1、育苗
1、1、采种
油松种子9月中、下旬成熟。当种子由深绿色转变成黄褐色时,选择生长健壮、干型直立、结实丰富、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采种。采种应及时,避免种子飞散。采集后立即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摊晒数天,然后放在袋子里敲打,待种子脱出后,再用筛子筛去杂质,水选阴干即可。种子千粒重为34~39g,发芽率为80%~85%,播种量为50g/m2。
1、2、种子贮藏
每年12月中下旬,采用雪藏法对油松种子进行贮藏。贮藏前,用0、2%KMnO4溶液进行种子消毒,捞出控干,再放入温水中浸泡,待水温自然冷却后,将吸足水分的种子捞出,然后将种子与雪按1:5的比例充分混合,堆放在贮藏室内,贮藏3~4个月。
1、3、种苗选择
要营造油松的种了园、母树林,作为油松采种基地。选择生长良好、没有病虫害,20a~50a生的优质油松作为采种母树。油松种子成熟后,球果颜色表现为黄褐色或者黄绿色。优良的油松种了的特点是发芽率高、净度好、含水量大、耐生长、抗病能力强。
1、4、育苗地选择
要选择土层肥厚、土壤酸碱度为微呈微酸或中性、灌溉方便、排水性好、疏松通透的沙壤土地块或壤土地块,对所选择的地块要提前进行深耕深翻(深度约为20cm~30cm。
2、油松播种育苗
2、1、播种前的整地
当土壤沤肥发酵后,应进行播种前的整地。播种前的整地应以耙糖为主,深度约在15cm~20cm,并将硬土块敲打碎。
2、2、播种育苗
适宜油松播种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由于春季土壤湿润,气温适宜,有利于种了萌发,所以油松以春季播种为最好。春播油松,可以确保出苗整齐、生长健壮,并缩短播种到出苗的时间,减少圃地的管理。秋季播种需在结冻前进行,播种前3、0d~5、0d,最好能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将圃地挖成行距为15cm~20cm,横长3、0cm~7、0cm的槽,之后按照每公顷225kg~300kg的播种量进行播种,覆土厚度1、0cm~1、5cm、油松播种主要采用条播,播垄一般为南北方向,以利光照均匀。播量为每公顷60kg~75kg,播后覆厚度为1、0cm~1、5cm的土。播种后进行镇压,并浇水,以保证发芽。
2、3、播种时期
本文以吉林地区为例,其适宜播种期在4月中、下旬。首先,种子催芽。播种前5~7天,把种子从贮藏室内取出,化去冰雪后,用0、5%KMnO4溶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将种子浸泡在KMn04溶液中2小时一,然后用清水冲洗2~3遍,将种、沙按1:3比例放在催芽室中进行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经常翻动、浇水,保持种子湿润,待种子有30%裂嘴时即可播种。其次,播种方法。播种前将床面压实,灌透底水,待床面干后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播距以6~8cm为宜。播种后压实,然后覆土1、0~1、5cm,以不露种子为宜,最后覆盖草帘,避免鸟类啄食,防止床面板结。当幼苗出齐后,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晚将草帘撤除。
2、4、苗期田间管理
播种10天后陆续出苗。20~25天幼苗出齐。播种后,要及时浇水,在幼苗出齐前,应一直保持床面湿润,浇水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晴天每天至少浇水3~4次,尽量雾化,水滴不宜过大,防止冲走种子或冲倒幼苗。幼苗出齐后,浇水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每次浇水一定要浇透。杂草生长速度快,要及时除草和松土。为了保证苗木生长的需要,需追施碳酸氢氨,施肥量以5、0~7、5g/m2为宜,开沟撒施或随水浇施,每年施肥2~4次。追肥后立即用清水冲洗苗木叶茎,以免出现灼伤。追肥宜在7月前施完。待顶芽完全形成、苗木逐渐木质化后,宜少浇水,勤松土。幼苗出土后为防止发生碎倒病,应用1:1:100波尔多液喷洒预防,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也可用0、5%~1、0%硫酸亚铁溶液预防,喷药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苗木。至7月苗基部半木质化,不见病情发生时即可停止施药。同时,定期对苗木进行检查,发现被病虫害侵害严重的苗木应立即拔除。
3、油松容器育苗中营养土配制技术
容器育苗的实现步骤为:整地作床配制营养土装袋/钵营养土架设小棚苗期管理,注意配制营养土与装袋/钵营养土对育苗的成效起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此进行重点控制。为此,本文就油松容器育苗的营养土配制技术进行讨论。
3、1、营养土的选配
营养土是指以适应幼苗的生长发育而配制的专用床土,此种床土往往具有疏松通气、矿质营养丰富、保水保肥等优点。研究表明:营养土的配制对容器育苗的成败起着直接性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壮苗的成长,因此,必须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多数林场选用综合性肥沃土壤(主料)、有机肥(辅料)、化肥(辅料)来配制营养土,例如,有研究者按不同的配制比例把草木灰、细沙、炉灰、猪粪、马粪、肥土配制成5种营养土,并用来进行油松的容器育苗。研究结果发现,草木灰、细沙、马粪、肥土按5:30:25:40的配制比例所配制成的营养土最能满足容器育苗的油松生长。有研究者按不同的配制比例把炉灰、苗圃土、少量农家肥以及腐殖土配制成4种营养土,并用来进行油松的容器育苗。土、炉灰、腐殖土、农家肥按60:30:5:5的配制比例所配制的营养土可使油松的成活率提高12%。
3、2、营养土的处理与装钵
配制好营养土以后,必须对营养土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注意消毒处理以后,营养土的pH值必须达到要求标准,以满足油松种子的生长需要。我国常用的营养土消毒处理方法包括多菌灵消毒法、代森按消毒法、硫酸业铁消毒法、波尔多液消毒法、福尔马林消毒法、五氯硝基苯消毒法。
总之,容器育苗涉及环节相当多,比如,整地作床、配制营养土、装袋/钵营养土、架设小棚、苗期管理等,而配制营养土的环节尤其重要,因为营养土的配制效果直接影响到容器育苗的生长状况。随着容器育苗技术的进步,我国多数林场均以就地取材为准则,选用当地结构优良、肥力较高、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作为原料,同时按比例添加复合肥、有机肥以及锯末,由此配制成满足油松育苗生长要求的营养土。
4、油松的栽培管理技术
4、1、水肥管理
油松抗旱能力较强,对水分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来说,在栽植时要浇好头三水,其余时间可靠自然降水生长,秋末应浇好封冻水。夏天大雨后,应及时排水,以免因积水而导致苗木死亡。翌年早春及时浇解冻水,其余时间按照头年方法进行浇水。第三年起,每年浇好解冻水和封冻水即可,其余时间均可靠自然降水生长。值得提醒的是,如果赶上连续几个月干旱,也应及时浇水缓解旱情,过于干旱也不利于幼苗生长。
4、2、修剪整形
如果不对油松进行造型,自然树形的油松对修剪要求不高,可注意将过密枝条进行疏除,对于一些内向枝、病虫枝、下垂枝、交义枝及时进行疏剪。造型苗则应按应用要求来进行修剪,修剪造型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求快,贪图一步到位。还要根据要求采取绑扎、拉仲等方法进行造型。
4、3、病虫害防治
油松常见的病害是松苗瘁倒病,此病又名立枯病,其病原是丝核菌和多种镰刀菌。常见有种腐型、梢腐型、瘁倒型、立枯型四种症状,以瘁倒型和立枯型最为多见。松苗瘁倒病应在育苗时即进行防治,一是要选择好育苗圃地,不可选择黏重土壤作圃地,播种前要对圃地及基质进行彻底消毒,育苗期要防治圃地积水。如有发生可用25%敌可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并同时灌根,每10天一次,连续施用3至4次。
结束语
总之,油松是我国的特有树种,产于西南、西北、中原和东北等省区。其材质较硬,结构较细密,纹理直,边材淡黄白色,心材淡黄红褐色,且经久耐用,被广泛用于木纤维工业、家具、造船、器具、矿柱、电杆、建筑等各行各业。因此,加强对油松播种和育苗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秀三、油松容器苗育苗期的施肥试验[J]、防护林科技,2014,06:46-47、
油松育苗技术篇3
【关键词】油松;石山区;造林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在华北地区建造风沙防护带,来缓解北京的沙尘天气。由于油松的特性,成为了华北地区造林时的主要树种。
二、油松分布概况
油松是常绿乔木,属于暖温带树种,抗旱、耐寒、耐瘠薄,是北方土石山区造林的先锋树种。油松材质优良,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珍贵用材树种,也是城镇道路、庭院绿化的适宜树种。对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油松根系发达,主根明显,侧根十分发达,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油松是温带树种,适生于大陆性气候,抗寒能力强,可耐-25b的低温,在降雨量300mm左右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油松是喜光强阳性树种, 1~2a生幼苗耐庇荫, 4~5a生以上的幼树则要求充足的光照,过度庇荫常生长不良,甚至枯死。油松生长速度中等,幼年时生长缓慢, 5a起开始加速生长, 15~20a可长成椽材, 30~40a能长成檩材。
油松的分布范围很广,北至内蒙古的阴山,西至宁夏的贺兰山,青海的祁连山,南达陕西的秦岭,河南的伏牛山,山西的太行山、吕梁山、河北的燕山。西南达四川,东达山东的沂蒙山及长白山区西部。油松的垂直分布在华北地区分布于海拔1500~1900m以下,在青海则分布到海拔2700m左右。
三、油松的生物学特性
油松属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Linn),学名Pinus tabuleeformis carr,一年四季常绿乔木。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为:
1、抗逆性强
油松是温带树种,抗寒能力较强,可耐零下25度的低温。抗旱性极强,耐瘠薄,适宜在土石山区、石质山地上生长。
2、适生土壤
油松适生于森林棕壤、褐土及黑垆土,以在深厚肥沃的棕壤及淋溶土上生长最好。由于根系发达,蒸腾强度较低,所以极耐土壤干旱,在山顶陡崖上也能正常生长。对土壤养分要求不高,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及灰分元素的数量较其他树种少,故改良土壤的性能较低。幼树对土壤养分条件的差异反应不灵敏,随着树龄的增长反应增强,在过于瘠薄的土壤上虽能成林,但由于早衰而不易成材。喜微酸性及中性土壤,不耐盐碱, pH值7、 5以上生长不良。
3、生长速度
油松生长速度中等,幼树生长较慢,一般2年生苗高20~30 cm,从第三年开始长侧枝,从第4年或第5年开始加速生长,年生长量达40~70 cm,可一直维持到30年左右,以后高生长减缓。油松的径向生长出现略迟,一般在15~20年后胸径生长加快。
4、根系发达
油松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侧根伸展较广,根系发育有较大的可塑性。根系在土壤解冻时开始生长, 4~5月份生长旺盛,分生大量新根,初夏干旱时期生长停顿, 8月份又加速生长,延长到11月以后土壤结冻时停止。未经移植的苗木,根的生长以原有根系延伸为主,分生新根很少。苗木经移植后,原有根多数被切断,分生组织活动加强,以分生新根为主。新根主要从较细的次根腋间分生,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造林5天后就能长出新根。
四、抗旱造林技术
1、苗木质量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在大田育苗条件下,油松以2年生苗造林成活率较高,1年生太小,抗旱性差,3年生以上缓苗难度大,苗木受风面大,摆幅大,不易生根。上山苗木质量必须达到国标Ò级苗以上标准,即地径0、3厘米以上,苗高12厘米以上,根系长度达到20厘米以上,5厘米长侧根数量达到5个以上,且顶芽饱满,针叶完整,无病虫害和多头现象。
2、苗木处理
裸根苗在造林前要进行如下处理:保水剂蘸根:将“蘸根”用高能抗旱保水剂与细土按1:5比例混合,加水搅拌成泥浆状,再蘸根。油松经保水剂处理造林成活率达86、8%。而不进行处理仅为70、6%。蘸浆栽植:直接用泥浆蘸根,既能保护苗木根系,又能补充根系水分,维持苗木本身的水分平衡。油松蘸浆造林成活率比不蘸浆可提高10、9%。容器苗带有营养土,保持育苗床土的物理结构,苗根完整,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条件,所以容器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大,石质山地干旱造林应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
3、造林时期
适宜的造林季节,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是有的树种并不是在所有季节栽植都有很高的成活率,而有一个适宜的造林时段。油松裸根苗在春季造林是适宜的季节,并且在春季适当早栽比晚栽好。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在甘肃东南部一般应在3月中旬到4月上旬比较好。据调查,3月中旬到4月上旬栽植的油松比4月中旬以后栽植的成活率要提高11、5%容器苗可以选择一年四季造林,但在7至9月雨季造林效果最好。
4、整地质量
细致整地是解决干旱问题的措施之一。石质山区土层薄、坡度大、降水少,在栽植油松时更要在整地上下大功夫,一般为穴状整地,前提一年整地是造林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一般可提高成活率30―40%,如果劳力有限,也可在春季边整地边造林,但力求在质量上下功夫,栽植穴内全面整地,拣净石块和草根,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提高整地质量,总之整地时要求做到深、早、松、净、实。
5、栽植技术
栽植时要求栽正扶直,深浅适宜,根系舒展,根土密接。油松裸根苗造林应适宜深栽,在穴内选好栽植点,深挖20厘米,栽植时注意提苗,防止窝根。同时要砸实,保证苗木根系与土壤密接,以利根系吸收水分,保证造林成活。据有关资料介绍,油松造林时2、3株成丛栽植效果更好。
五、病害防治
1、油松毛虫
油松毛虫一般多发生在春节,最初的发生期在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冠为害,最严重的时期是8、9月份,主要以幼虫危害针叶,以3~4龄幼虫在树干基部或附近草丛下浅土层中越冬。
(一)物理防治。消灭越冬幼虫、综合治理,清除落叶和杂草。对于大苗,采取阻隔法。秋季幼虫下树前或春季幼虫上树前,用毒纸绳或毒纸环捆绑在树干上,阻杀下树越冬及上树危害的幼虫。
(二)化学防治。幼虫期用2%安得利粉剂,11、25~15kg/hm2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或用25%灭幼脲防治,每公顷用有效成份90g。
(三)农业防治。营造针阔混交林,改造油松纯林为混交林,封山育林,防止强度修枝,提高自控能力;注意剪除有虫枝,秋冬季清除地面落叶,集中烧毁;人工摘除虫茧,在幼虫大发生期人工捕捉,捕捉时注意毒毛。
2、树白粉病
主要为害新梢及嫩叶,也可危害花及幼果。新梢受害后,节间缩短叶片细长,叶缘上卷,质硬而脆,被害部覆盖一层白粉,后期变为黄褐色,严重时整个梢枯死。
防治方法:清除病原;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主要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来特、福美胂等。
六、结束语
总之,在石山区进行油松造林时,要掌握油松的特性及造林技术,才能更好的保证人工造林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王国来、华北石质低山阳坡油松造林技术研究、河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3月,第2期,166-168、
油松育苗技术篇4
关键词 陕北地区 育苗 造林 水资源匮乏
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识码:A
1育苗技术
针对陕北地区恶劣生态环境,我们在进行育苗之前,选择油松作为例子进行研究。成熟的油松树可以长到30多米,直径可以长达一米多。油松种子大约在6毫米左右,油松具有极强的抗旱性,能够很快适应干旱的陕北地区。
1、1育苗基地的选择
油松是一种耐旱性极强,喜爱光照的植物。喜爱在中性与微酸性土壤中生存,土壤的PH值如果超过7以上就会导致油松生长不良。所以,在为油松选择生长环境时候一定要选择中性或者微酸性土壤。油松育苗培育茬口的选择上面,前茬最好是玉米地之类的场地,但是千万不要选择豆类、蔬菜来作为油松育苗的场地。
1、2种子的处理
在对种子进行催芽之前,可以先将种子置入温水中浸泡。通常在播种之前的十个小时可以进行种子催芽,为了防止种子在催芽过程中出现病变状态,事先一定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且筛选出有用种子,去除出现问题种子以及杂质。播种之前一个星期可以将种子用清水进行冲洗,使用少量高锰酸钾溶液让种子在其中浸泡完成消毒。种子消毒完毕之后,将其取出放入清水之中浸泡一个小时左右,捞出后,放在通风温度正常区域,用纱布盖住种子,每天对种子进行洒水,翻转,当种子裂开程度达到70-80%左右,就可以将种子取出播种。
1、3播种
播种是育苗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步,这决定了油松育苗是否能够成功。播种油松时候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时间、地点。陕北五月份至六月份时候温度高、天气干燥,这时候选择播种幼苗,很容易使幼苗因为强烈的阳光而被灼伤,所以在播种幼苗的时候应该要尽量避开这个时间,选择在五月份之前,四月份的时候播种油松幼苗是最好时间。油松育苗的播种方式最好是以条播最为合适。播种之前一定要保证土壤养分充分,并且要对土壤进行灌水。播种时,种子间距最好在16、77--23、44cm左右进行开沟播种,开沟宽度最好在6、77cm左右,开沟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沟底的平整,沿着沟的顺序进行播种。覆盖土壤的厚度最好在2、2cm左右。在播种过程中,若土壤中黏土成分过高,可以使用少量砂土跟草木灰进行均匀搅拌,沿着开沟顺序进行播种,切忌在覆盖土壤时候不要覆盖的过于严实,灌水也必须要适量。
1、4田地管理
松油种子开始出苗时候,必须要加强田间管理工作。种子在出苗之前,必须要及时进行洒水,使土壤含水量充足。洒水工作可以在每天清晨还有傍晚进行,不可以在中午日光正强时候对种子进行洒水。另外一个方面,为了保护幼苗,必须要进行除虫工作,避免受到虫、蚁侵害。油松的幼苗在每年六月至八月时候生长速度会加快,这时候幼苗对水分需求量也会增大,这时候可以增加每天洒水份量或者次数,等到八月下旬进入秋季之后,可以控制撒水量。定期对油松幼苗进行施肥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可以保证油松在生长过程中有充分的养料。
2造林技术
2、1选择正确的地点
油松虽然耐旱性强属于阳性树种,但是油松在幼龄时期确实喜阴植物。油松适应性非常强,但是喜欢在中性与微酸土壤中生存。所以,进行油松造林时候最好选在半阴半阳山坡或者是平坦沙地栽种,绝不能在湿地或者是盐碱地上种植。如果选择在丘陵地区进行植树造林,就必须将丘陵区域先进行整修,将其中一些碎石挖出,修整成梯田再进行栽种。
2、2造林
每年春秋两季比较适合造林,春季进行造林工作的时候,尽量选择较早时间,最适宜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进行。进行油松栽植的时候,最好选择在油松顶芽尚未萌发或者是即将萌发时刻进行。进行栽植造林的过程中,最好保持苗木的根部完整,尽量不要使根部受到损伤。保持顶芽的健壮完整。如果选择从异地运送苗木进行造林,运输路程时间最好保持在一天之内,不然会大大降低苗木的存活率。工人将苗木进行好装车的时候,必须要整齐摆放,保持树形完整。装摆完整树木一定要用遮阴布进行遮盖,保持树木的水分不被蒸发,并且工人必须每四个小时对苗木进行喷水,当苗木到达目的地之后,尽快进行栽种,栽种完之后立刻浇水。
2、3造林密度
油松在生长过程中:幼龄时喜爱阴凉,生长过程以及成熟时期喜爱阳光;幼龄时生长缓慢,生长过程以及成熟时期生长迅速。针对油松这样的特点,为了能够使油松尽快成林,造林密度应该尽量大一些,油松栽种密度最好保持在1、5m至2m之间最为合适。
2、4防风防沙
假如造林地选择在风沙将为频密的黄土坡,那么在进行造林之前应该为苗木搭建一些防护屏障。以当地实际风沙危害等级为根据,确定防风屏障的搭建范围。
油松育苗技术篇5
关键词 五角枫;播种;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159;S723、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97-01
五角枫(学名Acer tyuncatum Bge,又名元宝枫、槭树)属槭树科。五角枫树形美观,冠大叶繁,春、夏季叶色鲜绿,盛夏浓荫宜人,深秋变为金黄色,翅果累累,极为美观,是城乡绿化、美化环境的良好树种。五角枫适应性强,生长速度较快,定西市巉口林场1983年在场部植物园及老虎沟山栽植的五角枫高达5、3 m,胸径20、8 cm,冠幅4、9 m。木材微红,材质坚韧,材纹美观,是家具、车辆、建筑等方面的优良用材。种子可榨食用油,出油率为25%左右,油质好。树皮纤维是造纸的原料。五角枫全身都是宝,既可美化环境,又可增加林副业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支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种子采集与处理
五角枫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采种时,选择发育良好的二十五至四十年生的壮年母树,采收翅果,曝晒3~4 d去杂或揉去果翅,装入麻包或筐内干藏备用。每1 kg去翅种子5 700~8 000 粒,发芽率55%左右[1]。
种子催芽,为促使种子发芽快而整齐,需进行催芽处理。其方法是:春播前,先用50~60 ℃的温水浸种,加入高锰酸钾500倍液浸种2 h,对种子进行消毒,药液浸完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2次,放入20 ℃的温水浸种1~2 d,每天换水1次,种子吸收膨胀后,取出推积,放在温暖向阳处增温(18~25 ℃)催芽,保持湿润,经常翻动,待10 d左右,使部分种子萌动时,有1/2露白即可播种[2]。
2 整地做床
苗圃地选择,最好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作为苗圃地[3]。深翻细整地,施入腐熟有机肥料30 t/hm2左右、速效性氮肥150~225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同时用2%~3%硫酸亚铁的水溶液4 kg/m2或5%~6%敌可松22、5~30、0 kg/hm2进行土壤消毒,细耱耙平。做成宽1 m、长7~10 m的苗床,采用低床条播,床间留约40 cm的步道,做床的时间多少播种前几天进行,闲的方向以南北向为宜[4]。
3 适期播种
以春播为主,宜早不宜晚,一般4月上旬播种,也可初冬随采随播。如苗床干燥,在播种前3~4 d内浇水,使土壤湿透,到土壤松散后,开沟条播,沟深4~5 cm,沟距20 cm,播种量为75~120 kg/hm2,覆细土2 cm厚,略加镇压,然后盖草保墒,保持土壤湿润,播后7 d左右,发芽出土[5]。
4 苗期管理
播种前灌足底水,出苗前可不进行灌溉,但苗圃地易生杂草,需进行松土除草。一般在雨后进行,行内松土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可适当深些。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应在阴天或傍晚分次揭去覆草,以后做到加强管理[6]。出苗后7 d左右进行第1次间苗,株距3~5 cm,第2次间苗在5月中下旬,株距5~8 cm,间苗时去弱留强,除去发育不良,受病虫害、受机械损伤和过于密集的苗木,留苗45万~60万株/hm2。五角枫幼苗忌积水,雨季应注意设置排水沟。有时在气温突然升高而苗床干旱时,会造成幼苗茎部日灼,感染茎腐病。此时一方面要抓紧灌水降温,避免日灼;另一方面要用1%波尔多液喷施,防止茎腐病。种子发芽期间灌溉次数多量要少;幼苗出齐后,灌水量要多,次数要少,每5~7 d灌溉1次,每次要浇透管足,灌溉宜在早晚进行,切忌中午大水灌溉[7]。苗期为促进苗木的粗生长和高生长,可在6月至8月上旬,结合灌水,追施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等速效肥。幼苗以氮、磷、钾适当配合;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一般追肥3~4次,采用沟施。将肥料施在根系附近。根外追肥在无风傍晚天气,将肥料喷施在叶子的正反两面,连喷2~3次,一般用0、2%~0、5%尿素22、5~37、5 kg/hm2,当年苗高30~50 cm,翌年春季按株行距30 cm×30 cm,进行移栽,一般定苗12万株/hm2左右。二年生苗可达1 m以上,就可出圃造林。若育大苗,可再留床到所需要的规格出圃[8]。
5 病中害防治
五角枫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到病、褐斑病、根腐病,可在幼苗全部出土后7~10 d,喷施0、1%烯唑多菌灵,杀死或抑制土壤多种病原菌[9]。幼苗发病后,立即喷施1∶2∶200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虫害主要有蚜虫、天牛、金龟甲,前者危害嫩枝叶,后者蛀干,可用1%阿维菌素乳油5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施。
6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林业局、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
[2] 甘肃省林业厅、甘肃主要造林适生树种栽培技术[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3] 农作物病虫害彩色图册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4] 樊骏,黄霞,李向荣,等、五角枫育苗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2(2):105-107、
[5] 丁继红,张江涛、五角枫育苗技术[J]、甘肃科技,2011,27(22):171-172、
[6] 杨国祥、小陇山林区五角枫育苗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1(9):60-61、
[7] 张素会,李伟、五角枫播种育苗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06,35(2):19-20,33、
油松育苗技术篇6
关键词:油松;育苗;防寒;技术
1 育苗
1、1平地苗圃育苗
育苗圃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微酸性、中性沙壤土或壤土。深翻整平、施入基肥,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拌入适量过磷酸钙(15kg/667m2左右),为了预防猝倒病的发生,在施肥的同时,每667m2可混入硫酸亚铁5kg,进行土壤消毒。
通常用高垄育苗法,便于侧方灌溉,机械化抚育、起苗,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苗木生长。播种季节春、秋均可,一般以早春播种为好,播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催芽处理,通常用0、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5~30min或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h,然后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方法常用雪藏法、水浸法2种。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播幅3~7cm,条和条的中心距离为20cm左右,一般播种量为15~20kg/667m2。发芽出土后、种壳脱落前要注意防鸟害。油松幼苗性喜密生,因此,间苗不要太早,6~7月生长旺盛时期进行为宜。一般1年生苗保存15~20万株/667m2比较合适。
油松幼苗耐早、怕淤、怕涝,灌溉要适当控制,要勤松土、除草。为了防治猝倒病,在苗木出齐后1周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0、5%~1、0%等量式波尔多液或0、5%~1、5%硫酸亚铁溶液,到7月份苗茎基部半本质化,不见病症蔓延时停止喷药。
1、2山地育苗和容器育苗
山地育苗和平地育苗方法基本相同,就是在栽植地附近地区就近育苗,减少苗木运输成本,容器育苗主要是在干旱地区栽植时利用多。
1、2、1山地育苗。油松山地育苗具有就地育苗、就地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因此,有条件的应进行山地育苗。山地育苗技术与平地育苗技术大体相似,只是选地应选择离造林地近,比较平缓的阴坡和半阴坡中下部,土层肥沃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做苗呵地。切忌选用荒地、山顶、风口、常年不见阳光的死阴坡,以及水土冲刷严重的地方。夏秋深翻整地、蓄水保墒,苗床视地形整修成水平梯田或反坡梯田。
1、2、2容器育苗。在比较干旱的地方,采用容器育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配置营养土可采用森林土95、5%、过磷酸钙3%、硫酸钾1%、硫酸亚铁0、5%,还可以用草炭土50%、蛭石30%、珍珠岩20%或松林表土50%。此外,每m3加过磷酸钙2、3kg、硫酸钾1、7kg、硫酸镁50g、硫酸锰50g、高锰酸钾10g和硼酸25g。
2 防寒措施
2、1覆土防寒法
覆土防寒就是在冬季将越冬的油松苗木整个埋在土壤中,使油松苗木及苗床土壤能保持在一定温度,不受气温急剧变化和其它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可以减少油松苗木和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这有利于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分平衡,可以有效地防止产生冻害和油松苗木因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时间,应在油松苗木已停止生长、土壤结冻前3~5天(立冬前后)、气温稳定在0℃左右时进行。覆土防寒具体方法是用犁将步道(或垄沟)犁起,碎土后向床(垄)面一个方向覆土,使苗梢向一边倒,不要从苗的上部向下盖土。覆土要均匀、严实,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一般床面南侧即迎风面适当加厚覆土,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补盖。翌年春天起苗前1~2周,气温稳定在5℃左右时开始分2次撒土,不要在大风天撒土,撤土不宜过迟,撤土后要及时灌溉,以防春旱。
2、2覆草防寒法
用稻草、杂草、麦秆等盖压在苗床以防冻害。在初冬土壤结冻时覆盖,厚度以不露苗梢为宜,初次降雪时要震动覆草,使积雪落入油松苗木行间填实空隙,以免再降雪压伤油松苗木。春季起苗前1周,分2~3次撤除覆草,避免撒草过早油松苗木遭受霜冻。覆草前如苗床过于干燥,可进行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忌土壤结冻后灌水,覆草防寒不如覆土防寒法保温效果好,但在土质粘重的圃地不宜覆土防寒,多采用覆草防寒。
2、3设障防寒法
在防寒区、假植区,应每隔20~25m用整捆秸秆设一道防寒障。防寒障在春季起苗前3~5天内分2次撤除,不宜撤得过早。设障防寒不仅可以降低风速,使油松苗木减轻寒害,而且有利于土壤保墒、增加积雪,有效地预防春旱,但用料较多且费工,因而增加了油松苗木成本。
2、4冬灌防寒法
将垄沟或床步道用犁耕成深沟,将犁起的土覆到垄(床)2侧,土壤结冻前进行垄(床)面侧方灌水,灌透灌足,使油松苗木和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以满足油松苗木越冬期间的少量水分消耗,避免和减轻产生生理干旱现象。
油松育苗技术篇7
关键词:北方 , 油松, 育苗, 技术
Abstract: pinus tabulaeformis, alias short leaves and the northeast China pinus massoniana hey song, for trees, up to 25 m,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is about 1 meter, it is distributed in China's liaoning, jilin, Inner Mongolia, hebei, henan, shanxi, shanxi, shandong, gansu, ningxia, qinghai, sichuan province, China more than, for strong positive pinus tabulaeformis trees, sex strong resistance to cold and dry continental climate, soil requirements to lax, ability to drought barren soil, should not be planted in the place of seasonal water, xi was born in neutral, acidic soil, not alkali, is a pioneer of the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the market demand of pinus tabulaeformis seedlings big, broad prospects,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apital investment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cultivation of pinus tabulaeformis nursery seedling is increasing farmers' ine, the green mountain,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an effective way, now will pinus tabulaeformis seedling technique, summarized as follows, only for the reference for the seedling、
Key words: the north, pinus tabulaeformis, seed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791、2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PH值6、5-7)沙壤土或壤土为苗圃地。盐碱地不宜育苗,也可选择土层深厚的生荒地和腐殖质含量多,病虫害少的土地,应避免选择白菜、马铃薯等菜地茬口上育苗。
2、整地施肥
育苗前必须整地,苗圃整地以秋季深耕为宜,深度在20-30cm,深耕后不耙,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每亩施入绿肥、堆肥、厩肥等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并施过磷酸钙20-25kg,再浅耕一次,深度在15-20cm,随即耕平,使耕后的土壤表土层平坦而疏松。
3、土壤消毒
播种前宜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前5天-7天,用浓度为2%-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床面,每平方米喷洒药液2kg-3kg。也可在播种前5-7天,将硫酸亚铁药剂研碎,与细干土一起制成药土,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每平方米用硫酸亚铁药剂20g,然后浅翻、平整。也可于播种前5-7天,用0、5%的高锰酸钾喷洒床面进行消毒。
4、作床
北方地区多采用大田式垄作育苗,优点是保持土壤湿润、垄面疏松,通风良好,浇灌时省水,苗木根系发育良好,地温高,须根、侧根均多且健壮,同时有利于机械操作,作垄的规格是垄底80cm,垄顶平面50cm 垄高15-20cm,作垄方向以南北为宜,垄面搂平,每垄开沟3行,在山地水平阶面梯田上筑床,宽1-1、5m长度据地形而定。
5、种子处理
油松种子处理有两种方法,温水浸种快速催芽和冷冻雪藏,一般多用温水浸种快速催芽,是在播种前10天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先用1%-2%浓度的硫酸亚铁浸泡1小时,再用1%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泡1小时,用清水淘洗两次,然后用45℃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放在温暖的地方,摊放在湿麻袋或草袋上,覆盖,每天撒水和翻拌一次,当种子开裂嘴达70%以上即行播种。
6、播种
6、1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适时早播。
6、2播种量每亩20kg左右为宜
6、3播种方法
6、3、1开沟
以开沟条播为宜,开沟要端直,沟底平,沟深1、0-1、5cm,沟宽5-7cm,沟间距15-20cm。
6、3、2播种
用播种器将种子均匀播于床面沟底内或手工播种,撒种要均匀,播种深度1、0-1、5cm。
6、3、3覆土镇压
覆土厚度1、0-1、5cm,厚薄要一致,覆土后镇压。
6、3、4
有条件的苗圃可在床面喷增温剂或覆膜保温。
7、苗期管理
7、1出苗期
苗木出土前一般不浇水,视土壤干燥情况可少量喷水,保持床面湿润,切忌浇蒙头水以防止土壤板结,通气不良。
7、2幼苗期
苗木出齐后(70%脱帽),灌小水一次进行稳苗,油松幼苗耐干旱,怕淤、怕涝,易染立枯病,在幼苗期,即出土后30-50天内,少浇水或不浇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并能防止立枯病的发生。
7、3速生期
苗木速生期需水增多,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保证水分供应,尤其是间苗或追肥后要及时灌水,浇匀浇透,土壤浸湿深度应达到主根分布深度,灌水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避免在气温最高的中午灌水,每次灌溉或暴雨后要及时为油松苗清洗淤泥。
7、4生长后期
苗木生长后期,即8月下旬,停止灌溉,防止苗木陡长,使苗木充分木质化,土壤封冻前灌足防冻水,以利于苗木安全越冬。
8、抚育管理
8、1施肥
苗木生长期间,应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幼苗期和速生前期以施氮肥为主,苗木生长后期应停止施用氮肥,并适量追钾肥,防止苗木陡长,促使苗木充分木质化。第一次施肥每亩控制在4-5kg,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上旬。第二次施肥每亩控制在10-18kg,时间在6月下旬,第三次施肥每亩控制在18-25kg,时间为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喷施磷肥,以叶面喷施为宜,在早晚或阴天进行。
8、2松土
雨季前,苗圃杂草少,应着重松土,降雨或灌水后,土壤易板结,应及时松土,松土深度应考虑苗木大小,一般幼苗期松土深度为2-4cm。以后逐渐加深至5-6cm,,松土时做到不伤苗、不压苗。
8、3除草
雨季以后杂草增多,除草应“除早、除小、除了”,防止带苗或伤根,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地面覆盖地膜,既保墒情又可防止杂草生长。
8、4间苗
8、4、1间苗时间
一般非过密可不间苗,因油松幼苗性喜密生,如需间苗不宜过早,7-8月间苗为宜。以利蔽阴,促使生长旺盛,间苗工作可在雨后或灌溉后用手拔除,间苗后及时进行灌溉或松土,当苗木间出现竞争并产生分化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隔10-20天进行第二次间苗。
8、4、2间苗技术要求
间苗采用间去大小两头留中间的方法,全苗处可等距离间苗,缺苗处留2-3株一簇的丛生苗,间去病苗、弱苗、双株苗和无顶尖等机械伤苗,间苗时连根拔出,不留残根残梗,间苗后,苗木密度保持在每亩播种行距1米长留苗100-130株,即每平方米400-500株。
8、4、3切根时间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前进行,一般切根深度为8-12cm,切根后采用水沉,使土壤紧实。
8、4、4
鸟害与病虫害防治
苗木出土后到种壳脱落前,可在苗床上盖苇帘或加防护网,以防鸟害。
病虫害
油松幼苗易感染猝倒病,应在苗木出齐后,每隔7-10天喷洒0、5%-1%的硫酸亚铁溶液,或0、5%的等量式波尔多液一次,连续喷3-4次,喷药后用清水洗苗,同时注意降温,当地面温度达到36℃时,立枯病就会出现,引起苗木大量死亡,因此立枯病与温度有很大关系,育苗地有碱死亡尤甚,所以也要及时喷洒药物,种类和比例同上,至7月底苗木基部木质化和不见病害蔓延为止。
8、4、5越冬防寒
浇防冻水
在苗木越冬前7天左右灌一次防冻水。
埋土防寒
油松育苗技术篇8
关键词:油松;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管理
在我国全部树种中,油松属于适应性最强的一种,油松自身根茎强大,并且枝叶茂盛,水分比较充足,并且在北方沟壑等区域种植较为广泛。另外,油松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属于优质木材,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在工矿企业以及房屋建筑等行业中。对于油松而言,它还具有较多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医疗方面、食品生产中可以有效应用油松花粉以及油脂。国家应加大油松的种植力度,重点关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从而提高我国整体林业经济水平。
1油松
油松属于松科类植物,其高度在30m,属于阳性树种,树皮下部的颜色主要为灰褐色,分裂形状呈现出不均匀的鳞块。对于较大的分支,其呈现的形状为平伸、斜向上为主。由于油松根系较浅,因此,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除了在抗风与抗寒等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即使在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也可以生存,例如,-25℃温度下,在土层深厚或钙质黄土种也能生存,是目前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油松原产地为中国,根据油松外形特点,也可称作巨果油松、红皮松等,其生长范围相对较广,主要生长于北方地区,例如,辽宁和吉林等地。另外,油松还具备喜光和抗瘠薄等特点,因此,松质土壤为油松最佳的生长环境。若是土壤出现粘结、水分多等情况时,会直接影响通风效果,对其生长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早期干梢等。种植人员需要对油松生长环境给予高度重视,切忌将其种植在较高地下水位以及常年积水的平地。
2新形势下北方油松育苗过程
2、1苗圃选择
选择苗圃时,地势应平坦,并且便于灌溉和排水。
2、2整地施肥
种植前将育苗地深翻耙平、施入基肥,即利用硫酸亚铁抑制土壤感染源,进而实现消毒的目的。通过苗床进行育苗,苗床长10m、宽1m。
2、3土壤消毒
播种前还需对土壤做消毒处理,根据播种场地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消毒方式,完成消毒工作后进行平整和浅翻。
2、4作床
北方地区进行育苗时,选择大垄式育苗方式,其能长期保持土壤的水分充足,同时,通风效果好,有助于苗木良好生长。
2、5种子处理
油松播种前,应先进行催芽和消毒等工作,一般来讲,浸泡时间为2h最佳,之后完成催芽处理。通常选择温水进行浸泡,水温在45~60℃,浸泡24h后,水温会自然下降,当种子完全吸收水分后可将其捞出,将其安放于容器内进行催芽,当种子开裂时为最佳播种时机。2、6播种时间通常是在5月份,比较适用早播,播种过程主要包括: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保温。
2、7幼苗管理
种子在完成播种后的1周可能就会发芽破土而出,在种壳脱离间应重点防护鸟害。根据育苗的不同成长时期进行具体的管理。
3油松病虫害的防治管理
3、1播种
次生林、人工林是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区域,其原因是由于树木品种过于单一所致,使其缺少较强的抵抗能力。因此,在种植油松幼苗时,需要和其它树苗交替播种,适合的混合比例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对其生态防御能力有着一定促进作用。
3、2农药
虽然农药会对树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是合理应用农药具有较多优势。现阶段对农药喷洒技术主要包括风送以及液力2种方式,因此,在喷洒过程中,借鉴以往防治经验,对油松采取雾化等方式,可明显降低病虫害的出现。若是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航空播撒的方式,从而降低污染与浪费现象的出现。
3、3人为或遗传
油松发生病虫害,除了人为因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油松遗传所导致,但是,在技术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这一影响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
3、4枯叶病
防治油松枯叶病时,通常是采取追肥与药物结合的形式进行。首先,对于土壤比较疏松的区域,应保持其肥沃,同时,有助于排水以及灌溉。之后处理苗圃中的枯枝病叶,将抗病树采取混合种植的方式,并在冬季深耕,确保病菌被深埋于土壤中,降低病原体整体数量。
3、5涂白防寒
在采取涂白防寒措施时,应先考虑当时的温度,避免在温度较低的地区使用,确保这一方式能对油松幼苗起到防寒作用。但由于北方冬季气温较低,温度持续在-30℃左右,应用效果较差。其主要操作过程包括:合理配制涂白液,之后将其喷洒在油松上,具体喷洒时间应在土壤完全冻结前完成喷洒工作后,其乳剂就会覆盖油松表面,使其表面整体呈现出灰白色的状态,从而有效反射阳光,避免温度突然降低影响油松生长。另外,乳剂还能起到预防水分丢失的作用,降低水分蒸发,不仅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而且对幼苗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3、6塑料薄膜
管理幼苗时,由于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防寒效果,因此,在管理中应用广泛,其过程为:在苗地上方搭建小拱棚,利用塑料薄膜将其进行密封,拱棚底部用土埋实,使整个棚内密不通风。操作前应灌透底水,之后再进行以上操作,若是冬季温度过于寒冷,也可以将草帘覆盖于拱棚上方,从而起到防寒的作用。
4结语
通过油松的分析得出,虽然油松具有较多的应用价值,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等问题,若是没有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会对油松整体的成活率带来直接影响,是现阶段各城市林业局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对油松进行选种和播种的过程中,应重点预防病虫害,确保油松整体成活率得到明显提高,使其真正发挥自身价值。
作者:苏步军 徐素珍 单位:延长县国营柏树岭林场 延长县退耕办
参考文献:
1赫福成,于勇、浅析油松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新农村:黑龙江,2013(10)
2梁敬、油松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J]、现代园艺,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