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劳动卫生论文(精选8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30 手机浏览

劳动卫生论文篇1

【关键词】职业卫生监督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2

作为公共卫生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前一些潜在的、隐藏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2009年在深圳发生的外来劳务工集体体检事件,已经充分暴露出职业卫生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历史、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但同时也应认真反思目前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使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更好地发挥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1 当前职业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存在职责不清、监管不力的情况

根据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八条的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根据此款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是职业病防治监管的法定职能部门。但随着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中编办发〔2003〕15号文件和卫监督发〔2005〕31号文件做出规定,安监部门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而深圳市此项职责一直未划归安监部门。一方面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存在安监、建设与卫生部门共同监管的状态,另一方面像流动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管,究竟是由哪一个部门负责还是多个部门都有责任监管?客观上存在职责不清、监管不力的情况。

主要原因有:一是法律规定与机构改革难以同步。法律的制定与修改有比较严谨复杂的过程,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难以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二是个别法律条款的规定难以适应监管工作的现实要求。比如,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等条款,规定过于笼统,现实中可操作性不强,日常监管工作容易导致缺乏有效性的情况。

(2)法规规定有不完善之处。

现行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律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例如:1)《职业病防治法》中罚责部分规定比较严厉,不少条款规定的罚款起点是2万甚至10万,但执行起来有困难,效果不佳。(第六章,第62条至76条);2)《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后,十几部与之配套的规章相继,并重新修改、增订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为该法的贯彻实施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一是没有制定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津贴标准。二是没有制定职业安全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等等。3)职业卫生标准已基本建立,如衡量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物理量,包括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短时间允许接触浓度(STEL),最高容许浓度(MAC),其中TWA最能反映劳动者的实际接触水平,但执行效果不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法律与社会实际的需要往往有一定差距,法律的制定永远滞后从而难以完全满足纷繁复杂的社会管理工作。

(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等其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于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职业病防治法》作了相关规定,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但上述法律规定实际执行效果不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仍然进行了项目建设。卫生行政部门无法掌握有关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滞后。这与社会各界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未足够重视、职业卫生审查未列入前置许可、深圳本地能够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的机构太少等有很大关系。

另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的条件有一定的限制,但自从河南的开胸验肺事件及深圳的外来劳务工体检事件,也反映出该法对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的不足,职业病体检是否可以由普通综合医疗机构进行?劳动部门在职工未进行职业病体检的情况下,是否可能进行职业病方面的工伤认定?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业病法律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

2 改进职业卫生监督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健全有关法律规定,明确职责分工。

建议修改现行的《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进一步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建议认真执行中编办发〔2003〕15号文件和卫监督发〔2005〕31号文件的规定,卫生部门的职责主要有:拟订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负责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安全监管部门职责主要有: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负责职业危害申报,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情况。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建议对劳动、建设等有关职能部门在职业病监管方面的职责规定得更明确一些,并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将职业卫生许可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上岗前职业体检分别作为工商部门、劳动和税务等部门许可审批的前置程序,在取得职业卫生的有在许可证件后方可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理有关证照。

(2)形成全社会都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除急性职业中毒外,大多数职业病都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职业病接触史。劳动者一旦患上职业病,治疗起来绝非易事。

有关职能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宣传和呼吁,让各级领导重视辖区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忽视和牺牲劳动者健康权益,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当中。

同时,要让企业经营者、企业管理者、劳动者都要重视职业卫生防治工作。要使企业经营者、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对企业发展、对劳动者健康保护的益处。自觉加强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使资金、管理、人力方面有充足的投入与保障,加大对管理者和劳动者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广大劳动者能够自觉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等各种合法权益,积极抵制各种违法行为,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几率。

(3)进一步充实职业卫生监督力量,提高执法水平。

针对日益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各级领导应高瞻远瞩,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要认真研究当今形势下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在人财物方面的需要,对存在差距的,要想方设法保障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执法人员在从事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前应进行专门的培训,同时要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使每个执法人员既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为顺利开展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为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目前深圳市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能够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很少,在目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呈现日益增长的态势下,技术服务机构根本满足不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的需要,法定技术机构的力量支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较大。

建议增加和培养一些能够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5)切实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的职业病诊断工作,对保护作为弱势的劳动者一方是不利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给劳动者提供职业史的有关证明,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无法给劳动者诊断职业病,造成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这也是河南省开胸验肺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圳去年发生的影响很大的外来劳务工集体体检事件,也是农民工维权难、索赔难等所导致的后果。

建议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等合法权益,普通医疗机构可以由普通综合医疗机构进行,如规定二级以上甲等医院可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时能够以普通综合医疗机构的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作为依据。

另外,建议建立职业病救助基金,资金筹集方式分为社会捐助和有关企业交纳两种,使那些不幸患上职业病而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能够通过职业病救助基金得到及时有效地医治。

(6)加大从源头防治职业病的力度。

职业病防治工作若单靠卫生行政部门一个部门是力不从心的,应该从源头上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劳动者受聘于用人单位后,劳动保障部门应及时检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对未按要求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督促其整改落实,卫生部门督促用人单位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作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平台,形成信息共享或者相互通报的机制,从源头防治职业病。

劳动卫生论文篇2

一、影响与作用:我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之关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问题。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客观之要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不论是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还是技术、物资、信息等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素质和水平。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行农业产业化。将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劳动力的素质要有较大提高,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劳动力才能胜任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经营、管理、科技等方面人才,为此必须通过教育等多种方式、方法和手段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的内在需求。而农业现代化则是通过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来提高农业产出、品质和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因此,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而发展。可见,只有通过加强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之根本。

其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则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根本之条件。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素质不容乐观。据农业部有关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总数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占51、8%,初中文化程度占38、13%、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只占9、54%。有关调查统计数据还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已存在大量隐性失业,有近2/3的劳动力处于半闲置状态。加之农民总体自身素质较低,就业问题更是陷入困境。农民这种文化程度与农业科技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距甚远。其二。目前农村劳动力总数远远超出农村耕地面积所需要的劳动力,除乡镇企业和服务行业能吸收一部分的劳动力以外。大量富余劳动力要向非农产业转移。而这种转移本身就是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一种方式。但要有效实现这种转移,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只有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使他们适应转移后的工作、生活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之必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素,只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之成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是单纯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成熟的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授、让农民懂得如何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因此只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科学技术才能被农民真正掌握、才能使农业增长由原来的依靠“自然资源型”转化为依靠“科技开发型”上来。[1(p162)近年来有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农民的文化生活却有待进一步丰富,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的文化需求、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才能逐步加强,才能切实改变农村各种陈规陋习,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创造出农村安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二、现状与特征:江西赣南A市“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性

赣南A市是江西经济欠发达市区,市辖16县3区172个乡镇,土地总面积400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5、6万亩。2001年全市农业产值达48亿元,其中林业产值2、06亿元,牧业产值11、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5元,低于全国农民纯收入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十五”期间,赣南A市围绕发展生产、改善生态等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自主增收能力。同时不断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为建设具有赣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但由于赣南A市位于江西较为偏僻的南部山区。农民信息闭塞、思想保守,教育观念落后,成人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状况不容乐观。以致农民文化认知水平不高,接受新事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十分有限。纵观赣南A市农村人力资源总体开发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总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赣南A市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截至2010年底,赣南A市总人口215、08万人、农业人口为158、49万人,占人口总量的73、6%。赣南A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具体表现为:全市农村劳动力797808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61207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76、7%;高中文化程度为126647人,占总量的15、9%;中专、技校文化程度35501人,占总量的4、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3588人,只占到总量的2、9%。赣南A市农村劳动力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体。具体表现为:16~17岁以下6079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6%:18~25岁19236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4、1%;26~40岁30249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7、9%;41-60岁24215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0、4%。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大力开发赣南A市农村人力资源,尤其是农村青壮年人力资源,把农村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转换为农村人力资本,这对于赣南A市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1

2、职业技术教育落后,农村人力资源的非农就业能力有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赣南A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农民从土地中“抽出身来”,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据赣南A市政策研究办公室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A市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02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1%。劳动力文化结构为:初中以下149368人,高中32947人、中专技校12952人,大专以上4735人,分别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74、7%,16、5%,6、5%,2、3%,并且有913%的人没受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因为赣南A市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或机构资源非常有限,全市职业技术学校只有3所,在校生只有2768人,而针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机构或学校几乎空白。赣南A市农村人力资源的非农就业能力有待提高,与城市人口相比,就业竞争力总体处于弱势地位。据笔者对赣南A市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8%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就近就地就业,其中83、7%的人集中在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3个行业。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赣南A市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因而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因此,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人力资源健康存量有待增加。

健康存量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因为人的健康程度的提高,可以促使劳动者提高劳动效率,健康存量的增加最终能使劳动成果增加,经济持续增长。所以对于贫困农村而言,个体健康存量对其经济收益具有重要影响。赣南A市农村人ISl与城市人口相比,营养状况较差,健康水平低下。据赣南A市政策研究办公室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A市城镇居民对于油脂类、肉食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奶及其制品、水果、蔬菜的平均消费量分别为:11、05kg、21、96kg,12、36kg、12、96kg、53kg、、112kg。而农村居民对于上述所列物品的平均消费量分别为:6、30kg、7、64kg,2、23kg、1、06kg、17、5kg、、61、38kg。从以上两组数据对比可以得知,赣南A市经济较落后、各县区农民衍生经济的能力十分有限,家庭日常开支主要依靠自家养些鸡鸭猪变卖所得,因此农民对于营养价值高的禽、肉、蛋、水果类的消费量比城镇居民要得低多,营养状况有待改善、营养品质有待提高。再者赣南A市卫生医疗条件差,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很多贫困乡村仍然存在婴儿和产妇死亡率较高等严重问题,仍受到传染病、地方病困扰。据笔者对赣南A市210个乡村实地调查数据统计得知,全市36、1%的乡村流行一种以上地方病,同时存在4种以上地方病的乡村占28、6%。乡村疾病的存在和农村人121身体素质较差,与乡村位置偏远、医疗卫生机构稀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设备陈旧落后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底,赣南A市只有23%和4%的村有卫生院和敬老院、还有近的村民要到1O里以外的卫生院去就医,部分乡村既没有乡村卫生院也没有乡村医生,甚至连合格的接生员也没有、医疗状况甚是堪忧。

三、思路与对策:我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扶贫”开发的选择性

1、发展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其一,改变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落后状况,发展地方教育体系。针对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拨出专款进行扶持,从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同时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如兴办“希望工程学校”等。针对贫困地区农村盲、半文盲多的特点,应组织各级文化部门深人贫困乡村扫盲,办夜校,提高村民识字率。贫困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必须改变课程设制“全国上下整齐划一”的状况,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多编写一些与本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乡土教材。贫困乡村由于条件跟不上、一些升学考试必考课程勉强开设,而一些能促进贫困地区个人和家庭致富的课程却迟迟未能开设。因此,那些“实战型”课程可多开设,一些必考课程可根据情况酌情缓开设。

其二,重视女性人口教育。在农村贫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特别是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女性青壮年文盲人数要大大高于男性青壮年文盲人数。重视妇女教育,提高妇女地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妇女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生育率成负相关,即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则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生育率越低。有关研究还表明,母亲一代的受教育程度与子女一代的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成正相关,即母亲一代受教育程度高,则子女一代的健康素质与文化素质相应就高。哳丁见提高妇女教育程度,无论对控制人口数量还是提高人口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提出要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村贫困地区要完成“两基”任务,尚需作艰苦努力,而普及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对女性覆盖面的大小,又是决定能否完成“两基”任务的关键。因此,资助贫困母亲扫除文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两门致富实用技术,资助贫困女童增加受教育机会、提高她们的人学率、升学率,降低她们的辍学率,避免产生下一代文盲母亲和贫困母亲,这对于消除或缓解贫困地区贫困具有积极作用与影响。

其三、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一是村、校结合。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多年存在的问题是经济、教育“两张皮”,即搞经济的不关心教育,搞教育的不过问经济。村校结合的目的在于理顺教育外部关系,沟通教育与经济、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收益。具体操作要点是:(1)村、校干部交叉任职,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教委主任,校长兼任村委会主任、共同讨论决定乡村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等重大问题,使校长有参予重大问题的决策权。(2)乡村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同步规划,同步运行。全村实施的“两基”任务要纳入全村总体规划中,村校共同负责实施。(3)建立教师联系农户制度。依靠教师的知识财富,把教师分配给农户当扶贫致富的参谋,教师不仅负责全村学生和成人教育的文化课及扫除村里青壮年文盲,还可以给农户提供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二是农科教结合。传统的农村教育只重视“小学一初中一高中”的纵向教学管理模式,不重视同社会各产业部门横向联系,只重视对教育自身的关注,不重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种自我封闭的教育,不仅对当地脱贫致富不利、而且教育自身的诸多问题也因得不到社会应有支持而难以解决。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性,沟通教育外部联系,特别是同经济部门、科技部门的联系,实行农科教结合,形成教育支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教育进步的良性循环。

2、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健康存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其一,合理布局卫生资源,切实减低医疗费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农村卫生资源“短缺”(设施能力不强)与“过剩”(服务人员与网点散乱、规模失控)并存,结果使医疗费用上升。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上升,应当把控制医疗服务规模的扩大与内部成本的上升作为重点。根据区域卫生规划,严格新建医疗机构审批,严格控制现有规模的扩大,撤并不合理重叠机构,调整理顺服务功能。针对医药、医疗市场混乱局面,加强对药品生产、销售环节及医疗机构的监管,是控制医疗费用上升与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途径。城乡医疗市场的改革与监管要同步进行,以堵塞漏洞、提高效益。村级合作医疗保健站大部分在上世纪8O年代解散了,原来的赤脚医生成为半医半农的私人医生,这些医生各自行医,很难有进修提高的机会。药品进货渠道也不规范,很多药是从药贩子手中买的。这些药中有市民吃剩的过期药,还有一些假药。农民患病后虽可买到廉价药,疗效却不能保证,甚至贻误病情,损害身体。所以重建村级合作医疗保健站是非常必要的。重建合作医疗保健站后,农民只需交付少量费用,就可得到优质服务。保健站还可以在计划免疫、预防疾病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基层组织,与合作医疗保险组织配合。形成药品供销一条龙,净化农村药品市场。使农民群众能吃上放心药。保健站医生报酬从医药费、农民上缴保健费、村级经济组织补贴中获得。田(p“

其二,加强公共卫生保健工作。完善公共卫生保健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保健工作,建立与完善“投入低、效益好、成效显著。符合成本效益和公平原则”的公共卫生保健体系,既可以明显减少病、残和死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又可以有效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应成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点,在经费、人员、设施等方面加强投入。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公共卫生(以卫生防疫、卫生监督、爱国卫生运动为主要标志)、妇幼保健、医疗预防卫生保健体系,成绩显著,但三套体系交叉重复、相互分割,使有限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应结合区域卫生规划实施与医疗服务机构的调整、以现有乡镇卫生院和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卫生点为基础,建立“一网多用”的卫生保健制度、根据其提供服务性质是否是公共卫生保健及预防?还是一般性经营业务?是否是卫生扶贫?还是一般的普通治疗等?以此合理解决公共卫生与预防的补偿机制问题,保证公共预防工作具有稳定的经费投入,使预防保健工作能得以正常开展与运行。

其三,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建立贫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重点是医疗救助制度。政府不仅要“锦上添花”。而且更要“雪中送炭”、要把对贫困农村、贫困人群的卫生扶贫作为促进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政府应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中央政府及发达地区的支持,以此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与“缺医少药”问题,并在国家扶贫专款及有关扶持资金中专门划出一块,以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医疗问题。对于贫困地区农村人口,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应把卫生扶贫纳入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救助体系,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如借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确定实施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这样既可以让贫困者真正得到救助、又可以减少组织运行成本。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医学专家为农民看病,这种做法应当提倡,城市各大医院应组织医疗小组,以村级合作医疗保健站为基地,以行政村为单位、定期巡回医疗,这样既可以把较为先进的医疗知识、技术带到基层农村去,又可以让广大农民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或保健服务。

3、加强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其一,加强整体规划,增强资金扶持力度。由于在农村职业技术培训运行中,各项配套资金,如资料短缺、培训基地建设和设备添置缺乏投人等,这些都制约着职业培训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只有政府宏观调控、加强规划力度,才能使农村职业技术培训运行所需资金发挥最大效用。首先政府要全面了解区域(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整体规划、决策及各种生产发展要素的增减或优劣,通过引导、鼓励农村青年从事与区域(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其次要整合各类培训机构、统一配置培训资源,以避免职业技术培训、管理、运行的重复与无序。再次要解决培训资金短缺现象,政府要加大对于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的资金扶持力度,可考虑专门在市(县、区)财政划拨一定比例资金,由市财政统一调配资金,并设立培训资金督查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可采用“三三制”,即由市、县、群众代表各占三分之一比例组成。做到专款专用。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级政府虽有补助拨付资金,但仅限于培训补贴支出,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着他用。

劳动卫生论文篇3

PresentStatusofManufacture,Application,HazardousEffectsand

PreventiveMeasuresofAsbestosSubstitutesinChina

王银生刘铁民

【摘要】虽然石棉的用途广泛、价格低廉,但因其危害严重,存在着致癌问题,部分发达国家对石棉的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制,为了降低石棉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国际上大力提倡使用石棉替代品。本文对目前使用最多的石棉替代品:玻璃棉、岩棉等的生产使用、危害及防护措施状况进行了简单回顾。

【关键词】石棉替代品生产使用危害防护措施玻璃棉岩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2)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ConsidertheSituations,ImprovewiththeTime

刘铁民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安全生产状况以及伤亡事故发生的变化特点与演变趋势,揭示了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应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安全生产严峻形势。

【关键词】安全生产严峻形势与时俱进

(现代职业安全、2003、1)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PromotingSafeProductionLevelwiththeApplicationofSafetyErgonomics

TechnologyinSmallandMediumEnterprise

刘铁民王银生张兴凯耿风刘功智

【摘要】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界定,简单回顾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地位,对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提高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小企业安全人机工程技术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安全生产三年来的思考

TheGoodRainKnowsTime,ComesWithSpring

刘铁民

【摘要】1998年至2001年,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经历了三次调整,安全生产形势依然没有得到改善,作者通过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几十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对照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监察体制,指出建立新的工作体制首先必须解决"两分两合"等关键问题。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与作法,提出应尽快在我国建立一个涵盖安全、健康、特种设备设施和工伤保险主要工作职能在内,一个统一、高效并能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安全健康监察体制。

【关键词】安全生产监察体制经验教训两分两合

(劳动保护2002,8)

我国工伤事故宏观趋势及其诱因

MacroDevelopmentTrendandInducementonOccupationalInjuryAccident

刘铁民耿凤王银生

【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年来我国工伤死亡人数变化趋势与规律,初步总结了五十年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工伤死亡事故发生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关系,等级相关与线性回归的研究结果显示:死亡人数增减指标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指标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分析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作者结合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劳动保护2001,2;林业劳动安全2001,2)

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管理体制研析

InspectionSystemsAnalysisonMarketEconomyOriginatedCountries

刘铁民耿凤

【摘要】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构设置现状的对比研究,分析了我国在安全生产现状、监察机制和体制等方面与发达工业国家的差距,旨在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安全生产市场经济监管体制

(劳动保护2000,10)

WTO与中国安全生产

WTOAndWorkSafetyinChina

刘铁民

【摘要】在制定WTO多边贸易规则的过程中,西方国家一再提出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问题。劳工标准必然对未来多边或双边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产生一定影响。我们应充分认识、积极应对,从劳工标准政策研究、搞好国内安全生产、积极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应付我国加入WTO后在劳工标准等问题上的挑战。

【关键词】劳工标准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2000,第6,7期;林业劳动安全2000,第4期;中国经贸导刊2001,第2,3,4期)

安全生产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WorkSafetyImpacttheNationalEconomyHeavily

刘铁民

【摘要】本文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安全生产对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稳定的影响,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遵守国际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工标准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安全生产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关键词】安全生产社会发展劳工标准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9,5)

"三方协调制"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

安全工作的基本运行机制

"Three-partyCoordinationMechanism"ShouldBeOperatedasaBaseUndertheMarketEconomyConditions

刘铁民

【摘要】随着改革和开放的进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并逐步完善。当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应当审时度势,建立起与当前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安全卫生体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改革的新形势给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经济体制对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关系的影响,论述了"三方协调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符合性,进而明确提出"三方协调制"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安全工作的基本运行机制,以及逐渐形成和完善工作机制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三方协调制市场经济劳动安全工作机制

(安全生产报1998,5,15)

我国人造矿物棉安全防护现状与建议

TheSurveyonStatusQuoofPreventionandProtectiveintheProductionandUseof

Man-madeMineralWoolsinChina

刘功智耿凤王银生邓云峰

【摘要】本文围绕"安全使用合成玻璃纤维隔热棉(玻璃棉、岩棉和渣棉)实用规程"的要求开展了我国人造矿物棉的安全防护现状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我国人造矿物棉安全卫生防护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矿物棉,安全防护,调查,建议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检验现状

Proof-testSituationofSpecialLabourSafeguard

刘旭荣

【摘要】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的好坏,直接危机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此,检验机构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我国现有的检验机构不能适应劳动防护用品发展的需要。所以笔者就检验机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剖析,找出影响检验机构发展的根源,提出检验机构的发展建议和方向。

【关键词】防护用品检测检验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3,2)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

TheCausesofHazardousMaterialsTransportationAccidentsandCountermeasuresofAccidentPrevention

孙猛吴宗之张宏元

【摘要】本文对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按管理原因、人的失误、设备设施的缺陷、路况与环境等四方面原因逐一进行剖析,进而针对政府部门和运输业户提出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预防

(安全科学学报2003,6)

32起典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原因汇总分析

AnalysisofTypical32AccidentsofHazardousMaterialsTransportation

孙猛魏利军吴宗之

【摘要】本文通过对32起典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原因分析,按六类事故原因即管理原因、人的失误、设备设施的缺陷、事故救援不当、交通以及环境方面的原因等,逐一进行剖析,归纳汇总,并由此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对策措施。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分析预防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加强关于安全技术改造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PerfecttheLong-termMechanism,Improve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Renovations

邢娟娟

【摘要】针对我国安全技术装备落后,安全设备基础薄弱的实际问题,为加强我国安全技术改造,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突出重点;注重创新;改革与技改同步;强化企业投入;坚持市场导向;注意协调发展六条原则。又进一步论证和提出了加快我国安全技术改造的四点建议:加强安全技术装备方面的制度建设;制定《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指南》;设立国家安全技术装备改造项目规划和完善安全技术装备改造运行机制。同时还提出国家应要求和支持在企业列入专项资金列入生产成本,用于企业自身的安全技术改造对于专项用于安全技改的资金,国家应设立贴息,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关键词】安全投入技术改造本质安全

(劳动保护2003,3)

中国劳动保护产业现状与发展

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ofLaborProtectionIndustriesinChina

邢娟娟

【摘要】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技术措施中,改善劳动条件、排除危害因素是根本性的措施之一。发展我国的劳动保护产业,引进先进技术的,以适应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真正起到为保障的员工安全和健康,为我国的安全生产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据此论述了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的现状、未来和发展。

【关键词】劳动防护用品现状发展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我国灾害现状与安全减灾信息管理

DisasterSituationsandMitigationInformationManagement

阴建康孙庆云

【摘要】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现状及加强安全减灾信息管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信息共享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2000,1)

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与重大事故预防

ContolofMajorhazardInstallationsandPreventionofmajorAccidents

吴宗之

【摘要】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与监控,建立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是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预防重大事故的具体体现,对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提高我国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控制重大事故预防安全管理

(中国安全生产报2003、5、4)

论安全文化与其若干要素的关系和作用

StudyontheRelationshipsandRolesofSafetyCultureWithitsSomeElements

吴宗之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安全文化与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法规的关系及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建设安全文化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安全观念,论述了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安全法规的生命力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安全文化要素关系作用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城市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的方法与内容探讨

AStudyontheMethodsandContentsforLandUsePlanning

吴宗之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的法律、法规要求,安全规划的方法和风险标准,提出了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程序,研究分析了安全专项规划和城市功能区安全治理规划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安全规划、安全评价、事故预防

(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2001、10)

我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的探讨

TentativestudyofratemakingforinjuryinsuranceofP、R、China

陈胜刘功智耿凤刘铁民

【摘要】工伤保险费率机制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对工伤保险基金的稳定性、工伤预防效能的发挥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等多方面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在调研我国工伤保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欧美等国经验,分析了我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在差别费率划分、档次、费率调整、风险共担模式、收支平衡和促进工伤预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工伤保险职业安全与卫生社会保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4)

脱离误区--体系策划中的目标和管理方案

Separatingyourselffromthemisunderstandings----objectiveandmanagementprogrammeinOSHMSplanning

宋大成叶坚新瑞启光*

【摘要】体系策划中的最大误区是常常有人将要素4、3、3的目标与在方针中声明的总体目标混同或将总体目标"层层分解",以及将4、3、4管理方?quot;层层分解"。针对这种错误,作者强调,应对评价出的不可承受风险中需要上硬件措施或需要技术改造才能控制的风险制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管理方案。文中给出了实例。作者骨康鳎ü?quot;目标--管理方案"和"运行控制"两种方式来控制不可承受风险。作者说明了体系策划中从方针到管理方案、从方针到运行控制的合理逻辑关系。

【关键词】脱离,误区,目标,管理方案,不可承受风险

瑞启光*: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2003,3)

劳动安全卫生费用模型

CostModelsfor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

宋大成

【摘要】反映了预防投资、事故费用、总费用与企业安全水平的关系的劳动安全卫生费用模型(图2)中的最小值M点,是一个正常的企业应当追求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企业在总投资最小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安全水平。图4是因未感觉间接费用而造成对费用模型的扭曲。图5、图6是企业极度忽视安全生产而又得不到惩戒时使费用模型受到的扭曲。扭曲的费用模型使企业预防投资的经济动力减弱或失去。蔑视劳动者生命价值的结果最终也会损害企业经济的发展。对所有扭曲的情况,既需要社会、法律的约束,也需要安全经济学的引导。

【关键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费用预防费用费用模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4)

充分发挥信息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作用

FullyPlayInformationRoleintheFieldofOSH

杨乃莲

【摘要】信息工作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效而充分地发挥信息的作用,将会对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职业安全卫生信息工作情况;基于目前我国职业安全卫生信息工作现状,指出了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职业安全卫生信息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职业安全卫生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通过《职业安全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第155号)》透视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

AnalysingOSHLawsandRegulationsinChinaby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Convention(No、155)

袁一枫杨乃莲

【摘要】国际劳工标准是各国制定本国立法的参考依据。155号《职业安全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构成了职业安全卫生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是解决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本文通过对155号公约的要点解析,指出了我国安全生产法规与第155号公约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安全卫生公约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3)

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初步统计分析

StatisticalAnalysisonChinaRoadAccidents

钟茂华刘铁民韦星王小拾*

【摘要】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中国交通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了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地域差别、事故致因的主要因素、事故发生的道路和时间分布等。

【关键词】中国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统计分析、

王小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近年来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自组织临界性

Self-organizedCriticalityofMajorAccidentsofChinaCoalMinesinRecentYears

钟茂华刘铁民宋卫国*韦星刘功智王小拾*

【摘要】根据中国煤炭工业统计年鉴资料,对国内煤矿近年的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与事故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出事故死亡人数与事故发生频率的图形,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煤矿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频率的关系符合幂律分布,即具有自组织临界性规律,并根据这一特点,与我国现行的煤矿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相对照,说明关闭乡镇煤矿是符合这一自组织临界性规律的。

【关键词】煤矿事故、事故损失、幂律分布

宋卫国*:中国科技大学;王小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关于危险源分类与分级探讨

ProbeintoClassificationandGradationofRiskSources

钟茂华温丽敏*刘铁民张兴凯陈宝智*

【摘要】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如果控制措施不合理,有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娜嗽鄙送龌虿撇鹗АR虼?对危险源的正确分类与分级,可帮助人们对各种危险源采取合理、科学、经济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笔者对危险源的分类与分级的有关概念及方法进行探讨,并对目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危险源分类分级

温丽敏*,陈宝智*:东北大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6)

中国森林消防安全现状统计分析

StatisticalanalysisoncurrentstatusofChinaforestfiresafety

MaohuaZhonga,b,*,WeichengFanaa,TieminLiubb,PeideLiaa

Abstract

InChina,forestsareaveryrarenaturalresource、Forest、reshappenfrequentlyandthelossisveryseriouseachyear、Inthispaper,statisticaldataonforest、resinChinaareanalyzedinordertorevealnewfeaturesregardingtheforest、resafetysituationastheeconomyofChinaisgrowing、Thecausesofforest、resinChinaarealsodiscussed、Theclassi、cationsofforest、rehazardusedtoimproveforest、repreventionandmanagementinChinaarereviewed,andthecurrentstatusofthe、reresearchesinChinaisintroduced、

Keywords:Chinaforestfiresafety;Statisticalanalysis;Forestfireresearch

(aStateKeyLaboratoryofFireScience,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Anhui230026,People''''sRepublicofChina

bNationalCenterforIndustrial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tateEconomicandTradeCommission,17HuixinXijie,ChaoyangDistrict,Beijing100029,People''''sRepublicofChina)

FireSafetyJournal,2003,38(3):257-269、

中国火灾安全科学的若干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SomekeytechnologiesandthefuturedevelopmentsoffiresafetyscienceinChina

MaohuaZhonga,b,*,WeichengFana,T、M、Liu,b,P、H、Zhangc,X、Weia,b,G、X、Liaoa

Abstract

Thecurrentsituationof、resafetyinChinaisanalyzedinthispaper,biningwiththedemand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China,weanalyzeanddiscussthekeyfeldsof、resafetyfundamentalstudyandtechnicalproblemstobesolved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suggestionsoffirefghtingworksduringthetenth-、ve-yearplan,themainstrategiesoffiresafetyinChinaisalsointroduced、

Keywords:Firesafety;Technologyproblems;Developingprospect;China

(aStateKeyLaboratoryofFireScience,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

Hefei,Anhui230026,PRChina

bNationalCenter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tateAdministrationofWorkSafety,

17HuixinXijie,ChaoyangDistrict,Beijing100029,PRChina

cShenyangArchitecturalandCivilEngineering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05,PRChina)

SafetyScience

安全生产五十年--历史回顾与分析

ReviewandAnalysisinWorkSafetyofthePast50Years

耿凤刘铁民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的回顾,客观的总结五十年来在安全生产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探讨在我国目前面临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挑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时期,扭转安全生产领域被动局面,遏制特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安全生产,回顾,分析“”版权所有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2001,第2期)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StudyonIdentificationStandardofMajorHazardInstallationsinChina

高进东吴宗之王广亮*

【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外重大危险设施的辨识标准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初步辨识标准,以及几个试点城市普查的数据分析,提出了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最小标准的建议。

劳动卫生论文篇4

关键词: 预防医学;社区卫生服务;运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317-02

0 引言

预防医学是一项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宏观、微观技术手段,对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作用规律,来分析外界环境因素和人群健康的关系,进一步延长人群寿命[1],提高生命质量的学科。为探讨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运用效果。本文调查2001年-2005年和2006年-2010年两个阶段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地区5个大型社区,所有社区在2001年前均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2001年—2010年间所调查社区内,家庭食物中毒发生案件和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2]的掌握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的相关资料。

1、2 方法 将该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成两个阶段,将尚未引入预防医学人才和概念应用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2001年-2005年设为第一阶段,将引入预防医学人才和概念应用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2006年—2010年设为第二阶段,对两个阶段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情况进行比较。

1、2、1 环境卫生 提高社区群众对于环境卫生影响健康的意识,了解吸烟、油烟、装潢材料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1、2、2 食品卫生 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等宣传教育方式,提高社区居民对农药残留、有毒物质、食物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程度,定期对社区居民通报食品中毒信息。

1、2、3 劳动卫生 针对居民的职业进行劳动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并加强劳动污染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的监测。

1、2、4 心理卫生 了解居民的心理、精神状态,对于存在心理不良问题的居民进行积极心理引导,树立居民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帮助居民处理家庭、社会、邻里之间的关系,避免疾病的发生。

1、2、5 流行病学研究 定期观察流行病发生、发展情况,在流行病高发季节提前进行预防,避免出现大流行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做正态检验,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均数t检验,以P

1、4 观察项目调研方法 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调研,由调研小组设计相关知识问答卷,调查该地区居民对有关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问答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的调研,由调研小组设计满意度评价调查表,让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越满意。

2 结果

第一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67、32±12、23)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76、43±3、67)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78、87±3、54)分;第二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89、32±16、21)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28、78±1、78)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2、34±7、76)分,可见第二阶段的居民相关知识掌握、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加强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提高预防医学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举办讲座,在社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定期更换板报等形式对居民进行教育,提高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大力消除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提高居民的生活、学习质量,加强社区疾病预防工作网络建设,提高社区对流行性疾病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降低各种因素对居民身体健康的伤害。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67、32±12、23)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76、43±3、67)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78、87±3、54)分;第二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89、32±16、21)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28、78±1、78)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2、34±7、76)分,可见第二阶段的居民相关知识掌握、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鲍勇,龚幼龙、临床预防医学在卫生服务发展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149、

劳动卫生论文篇5

重在细化监管职责与用人单位主体责任

许多媒体在评论中指出,依据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央编办《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与卫生部分别在这两部规章中,突出并细化了各自的监管职责,以及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的主体责任。

如“办法”在总则部分,明确了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对用人单位及职业健康监护机构的要求等内容;用人单位责任部分,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定计划、落实经费、选择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向健康监护检查机构提供资料,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医学随访,针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采取措施情况、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责部分,由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监督管理等职能在卫生行政部门,“办法”只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责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监督管理部分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对职业健康监护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权利,并对执法人员提升业务水平、秉公执法、保守企业秘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法律责任部分,对用人单位、行政执法人员违反“办法”的行为作出了具体的处罚规定。

“征求意见稿”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原则和精神,对自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公布、同年5月1日起施行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予以修订。修订重点突出了以下主要内容。

增加多项方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规定。一是为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充足、便捷的职业健康检查,针对部分县(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数量相对不足的情况,增加了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规定。二是强化政务和院务公开,增加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向社会公布本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单、地址和工作程序等规定。三是为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增加了劳动者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给予检查的条款。四是为方便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增加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外出体检的条款,并将备案规定为每年一次。五是为方便劳动者就诊和档案保存,增加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为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发放居民健康卡等规定。

细化并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管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管,规范职业健康检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增加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申请条件、行政审批、延续、变更、注销等的具体规定。二是进一步细化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各项职责和责任。三是增加对职业健康检查医师和主检医师条件、职责、培训和考核的有关规定。四是增加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规范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规定,包括签订委托协议书、告知用人单位应当检查的项目和周期、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等。五是增加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管原则、监督检查内容和监督检查频次等规定。六是增加社会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机制。七是增加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履行告知、报告、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等职责的法律责任规定。

依法依职责对涉及用人单位的有关条款进行调整。删除了原《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有关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的内容。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保留并细化对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资料的规定。

难在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利落实

易安网友在评论中认为,卫生部起草的“征求意见稿”比原《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更加规范,更加严格,有利于检查工作,也有利于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和维权,但关键在于能否监管到位。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毕竟不同于国务院颁布的法规条例,而职业健康的监管还涉及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合同监管、工伤保险监管等,也涉及各级工会组织的群众监督。易安网友“杨玲”认为,在一些企业,职工自主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利能否落实,还存在问题。网友“摄子良”认为,在国有单位可能会落实,但对私企如没有强制性监管措施,两部规章就可能化为空谈。

2012年11月22日,新华网的评论《劳动者有自我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利》指出,2009年发生的“开胸验肺”事件令人记忆犹新,由于用人单位不配合,患了尘肺的工人无法到职防所进行鉴定,而其他综合类医院又无权对职业病进行鉴定……

从以往的事件来看,如果仅把职业病鉴定的“盖章权”交给有限的一个或几个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就难以排除用人单位想方设法制造障碍的可能性。所以,“征求意见稿”应规定:如果两家以上三甲医院的检查结果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结论相悖,劳动者可直接找上级部门投诉,要求调查。

中广网在同日发表的《职业健康检查单位承担费用专家称难度大》一文中引用专家的评论指出,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宋文志认为,“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费用,都要由用人单位承担,具体落实难度很大。要求老板掏钱来为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他肯定是不高兴的。所以,需要企业提高责任意识。

北京至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时福茂通过媒体告诉广大农民工:因工作原因导致的职业病,如属于现行《职业病目录》规定的10大类115种之中的,要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如对诊断不服,可再进行职业病鉴定,鉴定完之后凭鉴定证明再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科申请工伤认定,如得到确认就会给你一个工伤证。然后凭工伤证再去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等级鉴定,鉴定之后就会给出一个“赔偿标准”,再凭“赔偿标准”到劳动局社保中心核保领钱。如单位不配合、或者不给你支付,则可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职业健康检在合力监管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中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国《宪法》中关于“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定,是我国安全生产立法的依据。所以,两部门职业健康检查管理规章的生命也在于落实。

劳动卫生论文篇6

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校园卫生也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这次劳动,让学生们体会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同时也体验到了保洁人员劳动的艰辛,更深一步体会了“苦尽甘来”的涵义。经过这一周的劳动,我们知道了,现在我们的安心的学习是由其他同学辛勤工作作为保证的!所以我们要珍惜这种幸福的时光,好好学习。

校园文明离我们只有几步之遥!在劳动周期间,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不爱护校园卫生那些种种陋习给别人带来的不便,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绝。并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学校的美丽,劳动周是我们应该做的贡献。度过难忘的一周后,我们的收获也是同样的难忘!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学校每年安排学生在学生进行劳动,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经过这次实践,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劳动方法,更是为人处事之道,团结就是力量!同学们累着并快乐着,经历过越多,理解的就越多,就长大一点。

通过劳动实践周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更增强我班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让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劳动。并把这种观念和思想带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良作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劳动周已经结束了,短短几日的劳动跟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是远远没法比的,我们不能就此停住脚步,我们会把劳动当成一项长期的、必需的、自发性的任务和要求,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刻苦钻研,更应该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争当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真正做一个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人!

劳动卫生论文篇7

【关键词】制定职业病 预防控制 战略要点

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341-02

【Abstract】Combining Liao sun is actual while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occupation health legal theory, in tallying up empirical foundation, studied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current with the result that from now on, occupational disease harm of development and counterplan、Put forward the method and suggestion of science towards preventing control occupational disease from endangering, 、Its science standpoint es from;Be engaged in the experience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of occupation health work, drew up the science method of the Liao occupation hygiene in sun City work and to the prevention control of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measure、Its establishment important point has catholicity and covered the basic measure method of nation and place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 and knew well to solve the related law laws that the national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s,

【Key words】Developmentoccupational disease control and pveventiun strategic points

本文研究探讨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我市职业病危害状况,主要针对我市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研究做出的:中长期战略性对策和途径。本文是在《辽阳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检测》、《辽阳市职业病预防控制战略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综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与辽阳市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国内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形成的宏观战略思想。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直接为政府在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的理论研究成果。其理论可以指导职业卫生科研开发,研究理论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可以提供给我市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员使用。

1 职业病预防控制的战略要点

1、1 前期预防

1、1、1 对策与方法

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前期预防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1、1、2 要点 1、完善法规建设。2、加强教育培训。3、健全申报和批准管理程序建设。4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5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设计。6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7、应急救援站。职业卫生设施建设的“三同时”。

1、2 生产过程中的预防和控制

1、2、1 对策与方法

1、2、1 生产过程中的预防控制,是前期预防控制的补充或补救办法。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2 具体措施 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2、职业病防护设施。3、技术改造和工艺技术更新。4、职业病危害告知。5、工作场所日常监督管理。6、强化劳动者的职业危害个人保护的法律意识。7、职业健康监护检查。8、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卫生档案。9、职业危害应急处理预案。

1、3 其他控制方法和策略要点:

1、政府管理策略2、整合职业卫生监管技术资源,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3、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4、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5、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应急救援体系。6、加快职业安全卫生信息化建设、。7、加快职业安全卫生技术保障体系建设。8、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宣传教育体系建设9、加强重大职业危害源的监控和重大中毒事故隐患的治理。10、加强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形成监管协同机制。11、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管。12、促进职业安全卫生产业发展。13、深化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工作。14、加强职业卫生执法体系和法律保障建设。15、落实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16、完善职业卫生投入保障机制。18、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19、实施职业安全卫生许可制度。20、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和法律援助作用。21、大力推进职业安全卫生文化建设。22、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工程。2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职业卫生工作。24、有计划地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职业病防治基金和运行保证机制。25、强化“三同时”审查力度。26、职业安全卫生促进工程建设。27、明确治理重点,突出治本措施。28、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职业卫生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29做好职业病普查、申报和检验检测工作。30、中长期职业病预防控制规划战略纲要。31、加强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交流合作。

2 讨论与结语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研究,是一个涉猎许多方面的综合性科研课题,我们主要在《职业病防治法》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总结概括了目前职业病预防控制相关方法,原则,措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其要点主要方面是;全社会要强化劳动保护,劳动卫生管理 、法规的普及、预防控制技术的进步、及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敏,李涛,周安寿等,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进展与控制对策,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2008、8,V26(8)

[2]张敏,李涛,周安寿等,加快应对体面劳动全球战略目标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 2008、8,V26(5)

[3]张敏,李涛,周安寿等,对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2008、8,V26(5)

[4]李涛,张敏,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实用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李涛,张敏,化学品职业危害分类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6]李涛,张敏,密闭空间职业危害防护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张永伟,法定职业病预防与控制指南,海洋出版社

[8] 国际劳工组织,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9] 赵良省,噪声与 震动控制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劳动卫生论文篇8

作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创刊最早的刊物,《劳动保护》杂志10年内两次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称号,是安全生产领域具有较强舆论引导能力、市场竞争力和传播能力的优秀品牌期刊。杂志的读者众多,我本人也是你们杂志的忠实读者。

60年弹指一挥间。在这一个甲子的历程里,《劳动保护》杂志秉承“尊重、热爱、保护生命”的办刊宗旨,围绕国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中心,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解析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提供安全生产政策资讯,推广与传播前沿职业安全卫生科技知识,搭建安全培训教育平台,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始终肩负起我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使命。

60年来,《劳动保护》杂志历经多次主管部门的变更,始终不渝地坚守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阵地,坚持以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己任,为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营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我国安全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