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保健论文(收集5篇)
日常保健论文篇1
帛书《脉法》曾经提出:“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这一论断很有科学道理,实质上是民间医疗保健的经验总结。古人早已注意到,当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活动时,尽管头脸部位在外,却并不怕冷,而只要足部感到暖和,全身自然也就感到暖和了,古人又认为,头为诸阳之所会。最忌高温,故头部不宜烤火。寝卧时头部不宜靠近火炉,否则使人头昏目眩,嘴干鼻塞,焦躁不安,虚烦难眠,因此,古人把“寒头暖足”作为一条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提了出来。
事实证明,“寒头暖足”的养生原则是非常正确的,据有关报刊报导,近年科学家们发现,让头部的温度低一些,可以使人尽快进入梦乡,几年前,某商行生产了一种别致的枕头,枕头内装有半导体冷却设备,它由电池来提供能量。这种枕头的温度比头部大约要低10℃左右,学者们称之为催眠枕,这就说明,寝卧时使头部的温度低一些,可以提前入睡,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自然有利于身体健康。应当指出,在2100多年以前,古人就能提出“寒头暖足”的科学论断,不能不说是医疗保健方面的一大发现,至今还很有实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帛书《却谷食气》,是一种受遭家思想影响较深的养生著作。此书除了研究气功导引之外,还提倡“却谷”,又叫“辟谷”。也就是说,通过呼吸吐纳,使人做到不吃或少吃五谷杂粮,唯饮水不废,此法在民间影响颇大,历代都有人信奉和操练,至今还有人在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帛画《导引图》,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医疗体育图,可惜残损太甚,经复原后,此图长约100厘米,高约50厘米。在这幅色彩绚丽的导引图上,描绘了44个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在做各种气功导引动作,他们分列成4排,每排11人,人像高约9~12厘米。这些人物,形态逼真,姿势各殊,服装各异,一个个栩栩如生,都在凝神操练,这44个人的动作姿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呼吸运动,一为活动四肢及躯干的运动,一为持械运动。如图中有一幅标着“卯”(仰呼)二字,描绘一男子挺胸直立,双臂举向后上方,正在作仰天长啸的深呼吸运动,另一幅标明“以丈(杖)通阴阳”,画的是一位穿裙的女子,手持长棍,俯身弯腰,利用棍棒使双手呈直线状态极力展开,促使上半身位置下移,下半身位置相对上举,以便使全身气血流畅,从而达到调和阴阳之目的,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图中标明了用气功导引可以防治的某些疾病名称,如“引聋”,即以导引防治耳聋;“引脾病”,就是以导引防治痹症或脾胃病,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它说明我国早在西汉以前,民间不仅把气功导引当作健身的方法,而且把它当作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了。
在帛画《导引图》,中,还有一些模仿动物动作姿态的导引术式,如“熊经”、“信”(鸟伸)、“沐猴谨”(弥猴喧)、“爱”(猿呼)、“番北”(鹞)等。被模仿的动物有八九种之多,这是古代仿生学在医疗体育中的具体运用。此种仿生导引术式,在西汉时代的其他文献中亦有记载,如《淮南子・精神训》写道;“是故真人所游,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凫游猿蹋,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这里被模仿的动物共有6种。后来东汉时期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制了有名的“五禽戏”,就正是在继承和筛选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帛画《导引图》在巧妙地运用仿生导引术式这一点上,同样对后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帛书《养生方》是一部养生学专著。原书约有6千多字,因残损太甚,现仅存3千多字。书中收录了不少强身健体的滋补方。其中有一首“强益色美方”写遭。“[麦]卵,有恒以旦毁鸡卵入酒中,前饮,明饮二,明饮三,有(又)更饮一,明饮二,明饮三,如此[尽]册(四十)二卵,令人强益色美,”这是一个酒服鸡蛋方,其服法很别致,每天清早将鸡卵打碎入醇酒中,饭前饮眼。第1天服鸡卵1枚,第2天2枚,第3天3枚,第4天又服1枚,第5天服2枚,第6天服3枚。如此循环往复,总之以3天为1个周期,直到第7个周期共服完42卵为止,醇酒即未经蒸馏过的清酒,相当于后世的黄酒,少量饮用有活血通络的作用。鸡卵含蛋白质,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卵磷脂。以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确有补益作用,故为养生家所常食,此外帛书《养生方》中还有不少治“老不起”即治疗阳痿等性机能疾病的方药。
竹简《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等,可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房中养生即性保健专著。《十问》主要讨论了滋阴壮阳即补益性机能的方法。《合阴阳》则叙述了两合的原则和方法。尤以《天下至道谈》对性保健的论述最为详尽。《天下至道谈》明确指出,“故贰(厚)生者食也,孙(损)生者色也,是以圣人合男女必有则也。”认为过度会损伤健康,因此对性生活必须有节制,应当遵循一定的法度。《天下至道谈》又说,“气有八益,有(又)有七孙(损),不能用八益去七孙(损),则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聪明,七十下枯上(脱),阴气不用,课(涕)泣留(流)出,令人复壮有道,去七孙(损)以振其病,用八益以贰(厚)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者不衰。”这段话叙述了人们从生长到衰老的一般规律,并且叫人们去掉“七孙(损)”而用“八益”,则自然有利于健康长寿。
日常保健论文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需要,特别是世界性回归自然和人类开始意识到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之后,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养生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其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在世界上的影响日趋广泛,21世纪将是一个现代生命科学与传统养生相结合,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破译传统养生的新时代。
近年来,国家提出医疗卫生工作改变以往“重疾病,轻预防”的思想,实施抓预防、治未病,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2007年11月29日,吴仪副总理宣布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广州试点启动,2008年1月正式实施。几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推行“治未病”健康工程,使广大群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有了明显提高;行业内初步形成了“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这一切预示着全民预防时代的到来。
全国各类中医养生促进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养生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全国出版有关养生书籍已达万余种,并常占据销售榜前列。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全面跟进,几乎都辟有养生专题或版面。
养生市场的火爆反映出民众对养生保健信息的渴求,对健康、延年益寿的渴望。可以说,健康产业已进入需求旺盛期,其主要原因有几点:
一、经济快速增长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健康消费观念由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
二、人口快速老龄化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方向。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1.77亿,占13.3%;65岁以上老人1.19亿,占8.9%;预计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将达到3322万。“养老难”将成为继“看病难”、“入学难”之后更难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预防胜于治疗”理念的普及助推健康产业的发展。
正如特鲁多医生的著名的墓志铭:“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有时在治疗,经常在帮助,总是在安慰)”。第三次卫生革命,将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健康为奋斗目标,发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及社区保健等综合性措施。根据WHO调查显示:健康人群占人口总数的5%,患有各种疾病占人口总数的20%,亚健康状态的约占人口总数的75%。
四、政府的支持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3)》;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健康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五、公众健康面临的诸多挑战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公众健康面临诸多挑战:不良生活方式;疾病谱的改变;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新型传染病……
这些因素,都将助推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都已经意识到,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的一大商机,许多商家想要加入或者已经加入,但具体做什么项目?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养生产品是什么?怎样的养生项目才是科学而又接地气的?专业知识的缺乏,可能导致养生行业的乱象丛生,所以,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是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一个完整的养生体系中,专家会将正确的养生保健信息传达给民众,引导其自我保健,发挥领路人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很多所谓的“养生专家”却非医学出身,国内养生保健畅销书的作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没有行医资格,甚至连医学背景都没有,学中文的、学哲学的、学历史的,五花八门。对中医理论的一知半解导致其经常犯常识性的错误,如“祛火”等于消炎;疲劳就是体虚;也有某些专家为了名、利,盲目追奇求新,或胡乱比喻,或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从吃绿豆,到吃大蒜、喝尿,所谓“养生之道”此起彼伏忽悠人,还偏偏总有很多人信,为什么?2014年7月,“尿疗治病”说被戳穿,许多医学专家通过媒体发言,喝尿的治病功能从未被证实。连所谓的“尿疗协会”,也被证实为在香港注册的一家普通公司,起了个名字叫“协会”而已。按说,证到这儿,忽悠就该收摊儿了。没想到,该“协会”的“会长”还振振有词,愿意和一切反对喝尿的人理论,云云。
日常保健论文篇3
关键词:健康体检;亚健康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38-01
1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从健康体检的年龄结构来看,大都处于中年期。中年人在事业上正处于成熟上升的阶段。在体质和生理功能方面都在逐渐减退和下降,中年人已步入多事之秋,容易患各种疾病,其特点又不同于青年人和老年人,因工作繁忙,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够重视和客观上的漏诊,一些常见病不能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断,以致延误治疗,因此根据中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加强亚健康保健工作尤为重要。目前中年人还未把亚健康保健工作提到相应的高度上来,体检制度落实不够,体能锻炼时间甚少等,导致部分中年人身体素质逐渐下降。
2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中年人担负事业家庭双重重担,对自己的一些轻微病痛或身体不适往往不以为然,繁忙、急躁、烦闷、焦虑等所积蓄起来的过度紧张和疲劳多为疾病的诱发因素。中年人的业余时间,常常是工作的继续,为急于完成工作任务,常常是夜以继日地,甚至带病坚持工作,自我保健意识淡漠甚至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漠不关心,对身体状况估价凭自我感觉而定,在没有发生疾病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主动求医,对年度体检也不够重视,自认为能用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来克服紧张和疲劳而勉强支撑,以致促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亚健康状态。
3体能锻炼不足
中年干部坐办公室的时间较长,尤其是担任一定职务的干部,开会、办公一坐半天,一天中间很少抽时间去活动,工作忙时,中午、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得不到应有的休息,长期超负荷运转。长此以往,身体超重或肥胖渐多,比如多劳少体、静多动少,是造成身体素质下降,染病机会增多的又一原因。
4不良生活习惯
现代医学证明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的不平衡,饮食过度或膳食调配不当,会引起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烟酒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大,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危害更大,长期睡眠不足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是不容忽视的亚健康疾病问题。
5定期健康体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还有三分之一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体检则是对健康状况的评估和检测,从视、触、叩、听检查的结论中发现新的异常体征,从常规化验数据的量变中,看出身体质变的信息,帮助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克服治病因素,指导修正调节机制,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真正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亚健康通过定期健康体检,不是看病、胜过看病,达到防病治病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健康的目的,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日常保健论文篇4
比小说更好看的健康书
洪昭光编著
定价:29.80元
央视《对话》栏目主持人陈伟鸿
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
文化名家于丹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内容简介:《越活越健康》是洪昭光教授第一本健康精华内容的手绘书。书中用简单的语言,幽默的绘画形式把复杂的健康问题大道至简,让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轻松阅读。您只要抽一点点的空闲时间,在地铁,枕边……就可迅速掌握健康的秘诀点餐好色才健康、男人处境不太妙、最省钱有效的女士运动,能赚钱会花钱、工作并快乐着等等。书中的配图不光色彩喜人更有极强的想像空间,老幼皆宜,您不妨一读。
《高血脂一本通》
轻松樨卫血液健康
张维君主编洪昭光主审
定价:16.00元
作者简介:张维君,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临床及介入工作20余年。历任北京安贞医院心导管室主任,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作为国家“九五”攻关多项重要课题的负责人,撰写了大量高质量的专业著作,还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大众健康的科普教育,宣传健康知识。
《习惯对了不生病》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于康著
定价:19.00元
内容简介:在物质生活空前发达的今天,以不合理饮食为基础的不良生活方式已经并正在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合理、饮食模式是否健康。在这本小书中,作者尝试着将深奥的营养专业理论变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活指导,并相信很多人愿意按照本书的观点来调整自己的饮食模式,并逐步变成自觉的行为,也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因这种改变而获得健康水准的提升。
《经络拍打养生法》
2004年雅典奥运会10000米长跑冠军邢慧娜友情出镜
定价:29.80元
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队医学监控专家组成员
备战2004年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医疗和营养专家组成员黄光民编著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
中国柔道队副总教练吴卫凤
内容简介:本书将作者已经练习了25年的“经络保健操”加以整理总结,非常系统地将循经拍打方法和简化的经络拍打方法一并整理出来给大家分享和析研;另外,作者还结合自己四十多年来在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对29种常见病症的非常规、非临床然而却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做了一些汇总,希望大家在体验这些“土办法”的过程中,最终都能成为自己的保健师。
《好心态=好生活》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尹璞著
定价:20.00元
尹璞说:在我身上只能发生两种事:第一种是好事:第二种是暂时还看不出好在哪儿的事。
内容简介:这不是一本几十年前原本写给外国人、最近才翻译成中文的进口书,也不是一本以理论为主的学术书,更不是一本讲通俗“大道理”的“思想工作”书。它是―本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国外经验为参考、中国文化为背景、中国人实例为样本的,通俗易懂的自我帮助的实用书。如果你的心态是基本健康的,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需要一些帮助,那么就翻开本书吧!
《吃得安全更健康》
彻底解决日常食物的安全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沈群主编
日常保健论文篇5
关键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因素
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我站在区计生委发动下,于2013年9月,在本站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现对2014年3月1日―7月30日在本所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417例受检者情况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4年1月1日―4月30日来本所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计划怀孕夫妇417例中的男性
1.2方法采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家庭档案》表,由经过孕前优生检查培训的专职医生进行检查。
1.3检查项目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妇科B超、风险评估及咨询指导。实验室检查男性有尿液常规、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两对半、梅毒螺旋体检查、肝功能(ALT)、肾功能(肌酐Crea);
2结果
2.1年龄分布在417例男性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中,年龄在35-49岁32人占7.6%,25-35岁203人占48.68%,21-24岁共179人占42.92%,21到35岁共382人占91.606%
2.2文化程度在417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为本17人占4.07%,高中及中专36人,占8.63%,小学4人占0.95%,初中360人占86.33%
2.3男性有异常发现336人,占80.57%;
3异常发现在男性中的分布
3.1风险构成,417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发现吸烟占的比例最大占48.44%,被动吸烟也占15.34%,据报道男性每天吸烟30支以上,他的畸形的比例会超过20%,而的存活率却只有40%左右。大量吸烟还会导致男性下降,甚至出现阳痿。所以加强男性的戒烟宣传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2肥胖是第二大风险因素站35.25%,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生育与不孕》月刊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对87名19岁至48岁的健康男性进行了调查,发现肥胖会使男性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生育能力下降。肥胖男性血液中激素水平较低,促黄体激素和促卵泡激素也比较低,后两种激素对于生育能力非常重要。
3.3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增高)是第三大风险94人,占22.54%.
3.4乙肝病毒感染者包括大小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者共计29人次占目标人群6.954%,乙肝病毒在急性期或慢性迁延不愈会传给下一代。家族遗传病史22例,,泌尿系统疾病26例,肾功能异常11例。高血压疾病20例,接触有毒有害的职业环境8例,血压偏低5例。根据孕前检查结果,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风险评估报告,依据评估结果,将受检夫妇分为一般人群和高风险人群,分别占58.68%、41.32%。
4、讨论
4.1提高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意识,本文通过对417例孕前优生检查分析,有风险因素占80.57%,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存在风险因数,加强孕前健康教育,指导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度运动,防治超重或肥胖,做好疫苗的接种,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积极治疗慢性病、感染性性疾病、传染病,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干预遗传性疾病,建议孕前3-6月积极参检,做到风险因素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努力提高参检率,如果超过半年未生育,建议再次检查。检查机构也要尽量完善检查的项目和检查的全面性、准确性。重点加强对低学历、高风险人群教育和监管,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年龄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在生育最佳年龄25~29岁,但考虑到农村生育年龄普遍偏小,要动员
4.2文化程度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关系
孕前检查人群以初中学历者为大多数,在417例孕前优生检查中,初中文化程度占86.33%,其次是高中专文化程度占8.63%,大专及本科占4.07%,小学及文盲占0.95%。说明初中文化程度的男性是参加孕前优生检查主力军,因此如何引导低学历人群来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是计生部门宣传工作的重点。
4.3完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在417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异常发现率达到,80.57%,根据孕前检查结果,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风险评估报告,依据评估结果,将受检夫妇分为一般人群和高风险人群,分别占58.68%、41.32%。另外,由于检查项目局限性,某些异常情况可能未发现,因此在孕前优生检查中要不断完善检查项目,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4.4影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因素,是否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主要与对孕前优生的认知水平有关,还与家人态度、媒体宣传、社区计生服务工作情况有关[1]。目前各地都免费开展孕前优生检查,由于生活节奏快,计划怀孕的夫妇反映,没有时间来接受孕前优生检查,因此在双休日及节假日开展孕前优生检查,将提高孕前检查率。
4.5婚前检查与孕前优生检查相结合随着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婚前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由于目前婚检率下降[1],,将婚前检查与孕前优生检查相结合[2-5],弥补了未婚检者部分不足,孕前优生检查是婚前检查的延续。孕前优生检查不能完全代替婚前检查,如一些传染性疾病(包括性病),如果未婚检,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二者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才能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5、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区417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资料分析,发现孕前优生检查中,异常发现率达高到80.57%,尤其吸烟,肥胖、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疾病(包括性病)、遗传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和某些影响孕期的内科疾病等。提示我们做好孕前检查是确保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的首道门户。在政府引导下,加强与计生、民政、财政、媒体等部门配合,加强对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宣传力度,做好本地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入率。
参考文献:
1李丽莎,朱军.影响育龄夫妇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咨询和检查相关因素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38.
2.唐志丹.婚前检查与孕前保健的出生缺陷预防指导.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5):5167.
3.张雪丽.婚前与孕前检查相结合以加强优生工作的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