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管理实施方案(收集5篇)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篇1
病案是医院医疗信息的重要载体,通常囊括了全部的医疗内容,而病案信息管理就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收档、加工以及提炼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首先,病案信息管理可为医院日常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参考;其次,病案信息管理可反映医院诊疗工作质量、反映医疗市场中的资源分配情况;再次,病案信息管理可为医疗科研与教学提供丰富的、原始的、具体的临床资料,全面提高医院科研及教学能力水平;最后,病案信息管理可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最详实的证据,确保医院正当权益不受侵犯。而病案信息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的作用主要存在于临床路径实施前及实施中。
1.1实施前的作用
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根据相应疾病或治疗方法而共同制定的顺序性及时间性的医护工作计划。因此,临床路径在制定前需要病案信息管理者的参与。在设计临床路径阶段,病案信息管理者按照相关分类标准,对医院近年发生的病例数量、费用、医护模式、效果、患者住院时间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找出以上各因素的特点以及可控点。得到统计结果后,病案信息管理者需将以上信息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或者医护人员,以作为临床路径式医护计划制定的参考,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医护计划。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病案信息管理者在临床路径制定过程中扮演着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其所提供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所制定的医护计划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并且由于临床路径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因此在设计之前我们有必要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对病案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准确使用各种疾病编码及手术编码。
1.2实施中的作用
临床路径式的医护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使患者病情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产生一些新的资料,而对这些资料数据的收集则需要病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参与。正如前文所说,病案是各种医疗信息的载体,是整个医护行为的直接佐证,因此病案信息管理人员需要详细记录医护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行为,如治疗依据、诊断方案、治疗方案等。对这些医疗行为进行准确及时详细记录,不仅会监督医护人员的行为,确保医疗行为完全按照临床路径医护计划进行,而且患者出院后,这些资料、数据又可以作为下一个医疗计划制定、实行的参考资料。另外,收集临床路径的各种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比、统计等对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推广进展形成直观了解,为医院日常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临床路径对病案信息管理的影响
2.1影响医院病案质量
病案是各种医疗行为资料的载体,对医疗过程及效果具有评价作用,先进医疗管理模式下的医疗过程更加高效,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其病案质量更高。马国胜等在201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对2866份同时期病案的终末质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后,终末病案的甲级病案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案,而乙级和丙级病案率明显低于普通病案;同时,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出院患者病案在3d内归档的比率及病案的完整率均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充分证明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病案管理的质量。医院在进行病案管理时可通过临床路径工作内容、流程等制定统一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治疗考核标准,从而加大了对护理病案质量的管理监控,进而提高了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提高了病案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
2.2影响病案标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子病案逐渐取代传统病案,被广泛推广应用。这是因为:临床路径模式下的病历书写有着严格的要求,需做到规范与统一,如实际出入院时间应与计划保持一致,一旦出现出入则需说明原因;同时临床路径医护计划与实际不相符时,需对其进行迅速修订更改。若此时病历仍需要医生手写,那么由于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个人书写习惯等不同,导致病历书写随意性较大,很难确保其规范性与统一性。而采用电子病历可对医学术语、手术方法等信息的格式进行统一标准,提高了病历的规范性、准确性;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电子病案可确保病案管理人员随时对病案的准确性、易用性、可用性等效用进行测量。另外,电子病案还支持多种信息检索方式,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准确查找提取,从而提高了临床工作、医疗科研的效率。总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模式下,实现统一的病案管理标准成为了可能,提高了病案的质量,并进一步改善了临床路径质量。
2.3对病案管理人员提出新要求
临床路径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医护管理理念,因此该模式的推广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医院传统病案信息管理理念与模式。新出现的病案信息管理理念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首先,要求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从以往的收集、整理病案资料扩展为收集、整体、提取、分析以及归纳病案资料;其次,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最后,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相应医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统计学知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知识。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医院;病案管理;医保管理;实际意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13-02
随着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医保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医保管理措施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其中病案管理就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为使用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1]。为了探讨医院病案管理在医保管理中的实际意义,本文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医保管理中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医保管理中的5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3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2.8)岁。
1.2方法50例患者均参加医保,进行病案管理,观察医保费用管理出错率。
1.2.1加强病案质量管理对患者的医保病案进行“双审”管理,患者在出院前病案要经过病房初审,然后交给医保科继续复审,并且要对患者的诊断、用药、医嘱记录、自费药品、手术记录、收费和服务情况进行重点监管,对于在审核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纠正,并规范医疗行为。
1.2.2加强对医保工作的监管在对医保科进行管理时要结合医院的临床实际情况,每个月份对医保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对于存在问题的科室进行反馈,并且要求科室进行整改。此外,要对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管理,按时对病人的花费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对费用增加异常的科室进行通知预警,以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增加,使各科室能够为患者提供廉价优质的治疗方案[2]。2结果
采取医院病案管理后病案内容缺失、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过度使用不必要的检查等问题明显减少,共发生2起,发生率为4.0%。3讨论
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医院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管理体系,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而以前我国的医疗补偿主要来自于财政,近些年来,实行医保之后,医院的补偿渠道主要是医疗保险资金,因而医保科就成为医保管理部门和医院之间的纽带。
医保是为公民服务的,能够有效规范就医行为,减少冒名就医、挂名就医、小病大养等现象的发生率,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率[3]。但是医院并非专业管理机构,因而必须加强自身的管理,其中病案管理在医保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病案是指临床医护人员对每个住院患者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是整个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临床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在实施医保后,患者的医疗支付费用就由医疗保险机构来承担,因而病案就成为医保方进行拨款的依据。病案管理不仅包括病案机械性管理,还包括病案的质量管理。相关研究表明,病案管理对医院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提高医疗人员的诊治水平,为医疗纠纷提供相关证据支持,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能够促进医疗保险的实施,其中病案管理在医保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病案进行综合分析,还能够了解医院的收费情况,能够研究新设备、新药的使用对增加医疗成本的影响,能够促进医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保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医疗保险从福利型向社会型转变起到了巨大作用:①它能够合理使用和配置卫生资源,对巩固医疗保险网络和规范管理注入了更多的活力;②它能够增强医疗保障抗风险的能力,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健康的权利,从而提高卫生保健的水平;③它能够拓展医疗保障的范围,使医疗保障实现社会化;④它对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能够缩小城乡差别,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推进改革的发展。
病案管理在医保管理中的实际意义如下:①病案管理能够促进医院各项医疗保险的实施,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发展,医保管理部门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其中病案就是主要的检查内容,因而病案管理关系到患者和医院的利益,准确、标准化的病案则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②病案管理在医疗纠纷发生时提供重要的依据,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医院面临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而病案能够对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从而在发生医疗纠纷后能够提供重要的证据;③病案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保工作涉及到财务、护理、医务、临床、药剂、设备等各个职能部门,病案管理能够将各个职能部门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各司其职又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从而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4]。
综上所述,医保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社会、政府、医院各方面的配合,医院要加强管理工作,尤其是病案管理,加强病案管理能够促进医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能够促进医院各项医保措施的实施,在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时能够提供可靠依据。因而医院要以病案质量管理为重点,制定一套病案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医院管理的水平,为医院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
[1]贺月柠.浅谈定点医院医保管理中医保患之间的矛盾及对策[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1):63-64.
[2]傅全威,赵昕,周枫,等.医疗与医保质量同步提高的实现路径――总医院医保管理实践[J].中国医疗保险,2012(6):53-55.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篇3
关键词:病案室;病例;传统管理;人性化服务;满意度;医患纠纷;服务质量;工作满意度
近些年来伴随医疗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院的综合水平的要求也不断的增加,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保和职工医疗保险的普及,病案室的病例管理逐渐获得了重视和关注[1]。本文中选取我院病案室的病例2000份,分别为实施人性化管理和传统管理,现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前实施传统病例管理的入出院病例1000份,为传统组;其中内科病例378份,外科病例214;妇科病例221例,儿科病例187例,2014年1月后入出院病例1000份给予人性化服务管理,为改良组,其中内科病例381份,外科病例209;妇科病例219例,儿科病例191例,对比两组病例的科室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传统组1000例,对其进行传统的病例管理,主要是针对病例进行分类管理,注意保证病例的清洁,保证病案室的清洁和环境卫生等。
1.2.2改良组1000例,实施人性化管理措施:①准确评估:对新键入病案室的病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估,逐页进行病例检查,是否存在缺页、污损、差错、病例不完善等情况,进行对应的处理。保证进入病案室的病例完整和病例的质量,减少以后进行病案服务中产生差错导致医患纠纷发生[2]。②分类管理:依据病例的科室、保存时间和类别进行分组、分类管理,方便于以后的管理和快速查找。③定期培训学习:对病案室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病例管理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水平。④实施轮岗责任制:对病案室的工作人员均进行轮岗轮值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并且定期进行轮值均衡科室内的工作压力,改善病案室的工作环境。⑤微笑服务:对患者实施微笑服务,以饱满热情的态度面对每1例患者或是患者家属[3]。⑥礼貌用语:对每位患者和家属均使用礼貌用语,在发生工作分歧时热情沟通,减少相互间的摩擦和纠纷发生。⑦责任管理制度:对借用病例的医生和患者应尽早进行催还,避免病例丢失和不归还,造成病例缺失,同时对病例出借工作人员实施问责制度,增加工作责任感,增加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的学习,保证医院按照相关的发力知识提供医疗服务。⑧完善病例复印制度:全院各科室做好复印宣教工作,内容包括复印病案必需提供的有效证件及相关材料[按《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内容要求]以便准备好相关证件[4]。各病室张贴病案复印流程图,以便患者和家属全面了解复印程序,临床医务人员要熟知《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内容,随时向患者提供相关知情同意权咨询,让患者清晰自己享有的复印权利范围。出院时,到病案室填写复印登记单,预约具体复印时间,以确保随到随印,避免长时间等待[5]。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2.1对比两种管理措施医患纠纷和工作情况改良组医患纠纷发生比例、工作差错发生比例均明显优越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种管理措施患者满意度改良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越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对比两种管理措施工作满意度改良组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卫生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病案室的工作逐渐获得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疾病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病例的建立和保存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和健康管理尤为重要。随着我国逐渐实现全民医疗保险的大前提下,病例的使用频率也相应增加,因此病案室的工作越来越重要。
病例不但详细的记载了患者的入出院情况,还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对于部分患者的日后的治疗和健康教育管理给予重要的帮助。同时也为相关的法律事件提供对应的证据支持作用,因此病例的完善和良好的保存对于患者的意义重大。
传统的病例管理只是针对病例的完善程度、保存和复印、转借等提供基本的服务措施。但因工作量较大或是服务更加机械化,常会导致患者较为不满意,沟通傻瓜产生差错引起医患纠纷,造成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人性化管理措施的实施,不断改善了病例的管理措施,还有效的提高了针对于患者病例复印和转借等服务质量,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的医患之间的摩擦和误解,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比例。同时对工作环境的改善,更加有利于提高病案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明显的提高病案室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病案室工作服务质量,增加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6]。病案管理人员还应认真学习档案法、民事诉讼法、有关隐私保护法、国家卫生部门有关医疗及病案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深刻理解有关病案利用的规定,熟悉掌握病案服务的要求标准,明确病案中患者的隐私内容,自觉维护医院和用户双方合法权益。病案管理人员要向多元化结构复合型人才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对病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是为用户提供人的根本保障[7]。
本文中选取我院病案室的病例2000份,分别为实施人性化管理和传统管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病案室的病例管理采用人性化管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改善病案室的工作环境,增加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的提高医院综合的质量。随机经济高速发展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多元化发展,现今私立医院的建立和发展已经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不但从医疗治疗水平和综合水平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给医疗行业的竞争增加了新的要求,良好的综合措施对医院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8]。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医务人员沟通技巧与医务礼仪培训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356-357.
[2]邓海莲,陈惠英.IS09001在住院病案质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研究[M].海南医学,2007,18(6):4-6.
[3]裴柯平,陈涤新,王玲,等.新条例下复印病历资料的前提条件探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3,6:240.
[4]袁庆华,宁彩霞.病案信息利用度与病案质量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0):2955.
[5]丁蓓.信息时代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培养[J].哈尔滨医药,2011,31(04):275-276.
[6]杜永强,等.病案复印窗口应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J].中国病案,2009,10(3):lO-11.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病理;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84-01
医院病理档案管理是病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的标志。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及大病统筹政策的实施,病理档案的利用率逐年上升,因此必须做好病理档案管理工作。
1.病理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病理档案为临床提供了大量资料,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病理科及各临床科室的发展。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桥梁和纽带,病理档案资源和其他档案资源一样随时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病理档案发挥最大限度的价值,为临床、患者和社会服务。
2.病理档案管理在病理工作中的要求
2004年出版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册中明确规定:各种文字及非文字资料门诊患者应保存15年,住院患者保存30年。因此病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档案法》和《档案实施细则》认真对待病理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这些病理档案资料。
3.病理档案管理要制度化
在档案管理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建立科学的统一的规章制度。①制定申请单、玻片、蜡块归档、移交接受制度。②制定档案保管、借阅制度。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制定借阅办法,严格登记借阅时间,借阅编号,严禁损坏或丢失。③制定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不同资料分别保存,积极采取防火、防盗、防水、防虫、防霉、防日晒等措施,从根本上确保档案安全。④制定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法,遵守医务人员行为道德隐私。⑤制定到期档案销毁制度。明确销毁档案的程序。
4.病理档案管理规范化原则
从申请单登记,取材记录,大体标本照相及标本制作和保存,申请单装订、编号、玻片、蜡块装盒等严格按标准操作。
5.信息化是病理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管理成为必由之路,因其储存量大、方便、更便于管理、教学和科研。
6.病理档案可以作为科研档案保留
病理档案具备科研档案的原始性和可靠性,便于日后查阅,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7.病理档案管理要做到完整保留文字资料、实物、电子资料,缺一不可
因病理档案的特殊性,不仅需要完整保存文字资料,还要有玻片、蜡块等实物,这就要求病理档案要做到纸制档案,实物和电子档案并存的发展方式。
8.病理档案管理要注意一定的保密性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病案资源利用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50-02
所谓病案简单来说它是科技档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常常被医务人员比作是医学宝库,因为病案记录了医务人员对患者施行诊治的真实过程和情况。病案无论是在研究性上还是在学术性上都要比一般的档案更有社会利用价值。而且在医院管理中病案处于信息集合以及信息发散的核心地位。病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及建设,将使病案资源在医院的全面建设上发挥信息指导的重要作用。
1资料的来源及方法
下面的表1和表2的数据资料是通过对我院从2005年到2009年的出院病人分科借阅登记表、外来病案借阅登记、内部病案借阅登记还有成批病案借阅登记的真实记录进行的严格分类、统计而获得的。
2病案利用情况分析
2.1近年来我院一直都担负着大量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医学生的教学任务,而可以说病案是科研人员做医疗研究的重要资料,是一本容纳了众多实际例子的鲜活教材,所以说用在临床科研教学的病案利用率是最高的。
2.2法律依据主要包括:执法部门依据、司法鉴定、伤残鉴定、医患纠纷;而医疗保险主要指的是各种商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等。
2.3医疗费用查询主要指作为对费用来源存在疑问的病人查阅或者是政府行政部对公费医疗物价检查来用等等,这一项占利用率的第二位。
2.4自从实施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病案管理规定,大大的加强了人们对病案资料的认识和重视度,通过表1统计出来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病案的利用率从最开始的24.66%提高到了后来的37.63%,在逐年提高。
2.5再次入院病人的病案利用中主要是近5年里的再发病者占多数,特别是近2年内再发病者一直居高不下。
3讨论
3.1在我院病案利用主要是用在临床科研教学上,因为这部分病案主要都是近5年来的病案,所以把近5年病案列为活跃病案。可以把这部分病案放在容易取、放和容易查找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查找,会大大的降低工作量,从而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3.2定题跟踪服务病案工作应面向临床和科研全面服务,尽可能满足所有利用者的需要,那么应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出击不能过于被动。有一点要明白病案虽然是医疗活动的载体,但病案的利用人员却不仅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而应该延伸到政府部门、医学科研机构、制药业、保险行业、患者和患者家属等方面。所以,简单来说只要是和医院发生过医疗关系的人就可以利用病案。从数据分析来看再入院病案利用率近两年比较高,这也应该得到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可以采取主动服务的措施,吸引这部分病人重新返到本院治疗,比如:对出院的病人做定期的回访,经常关心他们保持联系,这也是病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应对这一部分加强管理。对出院病人跟踪服务的具体内容可以由临床医师确定,具体的实施由病案管理人员去落实并及时反馈。
3.3建立信息平台,以病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作为管理的重要平台,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将突破医院内的管理,冲出医、教、科研的范围,延伸到疾病控制中心、社保中心、司法鉴定等单位。所以,建立一个以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共享平台,对于实现病案的动态管理中有积极的意义。
3.4加强对病案利用者的培训,病案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综合性极强,它不仅涉及到了医学知识还涉及到了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对疾病的分类、法律知识等,那么为了对这些知识进行更新,应该定期组织和开展涉及这些知识的讲座,这将有利于提升病案利用者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各学科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比如:有时候一些医师查阅上百份病案,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去查询,不再需要去查找病案了,从而大大减轻了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加有利于对病案的保存。
要让病案使用者用好网络信息平台,使病案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临床医师进行统一的病案知识培训,包括病案的管理知识、ICD-10基础知识、建立病案信息平台查询条件的知识、病案首页的内容和操作方法等等;第二,在医学院校增开国际疾病分类的课程,特别是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要了解ICD-10基础知识,这将为日后的科研、教学、病案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5改造病案归档的整体流程,我院的病案并没有为医院全面建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病案的回收比较慢。按照正规的流程应该是,病人结清了住院费用然后办理完出院手续,则病人的所有资料就被送达到病案室了,但是当前我院的工作流程还没有达到这一标准,通常都是病人办理完出院手续后的病案又重新回到了科室,不能够及时的送到病案室,而且有些病案甚至都拖延几周才能够送到,所以这无疑给病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结束语
由于病案资源的信息量特别大,所以医院一定要对病案管理采取全方位的先进的管理方式,才能使病案资源能够被更加广泛的利用,从而实现对病案的动态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这样才能够使病案资源在医院的全面建设上发挥出来它的信息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金英英,金丽君,周夏青.关注细节提升病案利用服务质量[J].医院管理论坛,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