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作用(收集5篇)
茶叶的作用篇1
关键词名优茶;机械化生产;对策;安徽舒城
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是产茶大县。20世纪70~80年代,舒城县开始引进推广大宗茶叶加工机械,9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推广名优茶加工机械,2002年后以浙江上洋、安徽省黄山白云为代表的名优茶加工机械引进使用。自2008年茶机纳入农机购置中央补贴范围,机械增幅较大,2008年、2009年2年补贴购置杀青机、理条机、烘干机、修剪机等茶机103台,全县现有各类茶叶机械300多台。然而在总体上舒城县茶区制作茶叶多数还是手工制作,目前茶叶的机制率大约是30%,其中机制名优茶虽然起步晚,但机制率较高,占比茶叶总机制率可达到50%左右。2008年全县名优茶加工大户和企业有80家,年机制名优茶300t,2009年加工大户和企业增长到100家,年机制名优茶达360t,占名优茶总产量的54.5%。相比茶叶加工机械化,茶园管理机械化程度低,茶树修剪机和耕作、施肥、除草等机械在生产中使用不多,适合大宗茶采摘的采茶机没有得到普及应用。目前舒城县名优茶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茶机械数量不多、加工能力不强;茶机装备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机械化制茶的技术含量低,进程缓慢;缺少产业化龙头,机械化效应不强。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有效应用茶叶机械才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搞好区域化布局,建好一批示范基地
按照20hm2茶园建1个加工厂(1套加工机械)的标准,加快小型名优茶加工厂建设。根据现有茶园面积和区域分布,把茶叶机械化由浅山区延伸到高山区,重点建立一批名优茶制作示范基地。根据现有加工企业分布情况,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厂实现清洁化改造,促进名优茶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向“茶厂标准化、加工规模化、生产清洁化、产品无害化”方向发展。对茶园面积大、加工能力较强的乡镇,积极引进示范推广茶园管理机械;对加工能力较差、茶园管理相对落后的乡镇,应重点扶持示范成套系列加工机械,加工能力的提升可带动茶园管理机械发展。
2培育大户,提高茶叶机械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培育一批机制名优茶大户,鼓励有条件的大户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大户和组织外连市场、内接农户,逐步推行产加销一条龙的运作模式,引导和组织茶农逐步实行适度集约加工,扩大规模效益。可采取以奖代补、资金注入、新建达标重奖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各类茶叶生产、销售大户改建或兴办茶叶机械化加工厂。同时,抓住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时机,大力发展茶叶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完善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共同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机械与茶园有效对接。二是实行“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搞股份合作,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和支持茶叶加工大户企业联合重组,茶叶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可与茶叶产销协会组织等各类茶叶中介服务组织相结合,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等环节互通互联,政府职能部门在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的同时搞好引导和扶持[1,2]。目前舒城县已有的7个茶叶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3扩大实施补贴项目,提高机械装备水平
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直接激发广大茶农购买茶叶生产机械的积极性,极大地利于推进茶叶机械化发展,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要进一步增大茶机购置的补贴额度,适当增加补贴范围,提高补贴率。在舒城县茶叶产业经营中,流通环节收益明显高于生产环节,而机械一次性投入较大,因而提高购置茶机补贴率,对新型茶机、组合配套茶机给予累加补贴,补贴实施中适当向茶叶生产大户倾斜,可进一步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为名优茶机械化发展提供装备保证,也为茶叶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能。
4引进先进茶叶加工机械,提高制作工艺
引进先进加工机械,既要重视技术水平,又要提高机械成套率,由小型机械或单机独立作业为主,向较大型或半自动化、半连续化作业发展,提高茶叶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在应用初制机械的同时引进茶叶精、深加工机械。按照名优茶加工标准,积极引进和推广气热杀青机、微波杀青机等先进技术设备[3,4]。立足现有机械现状,进行机械设备工艺更新,以连续化、清洁化为方向,茶叶加工过程中实现不落地、清洁化生产,快速提高茶叶制作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舒城县晓天镇在查湾建立的蒸青茶加工流水线,实现了蒸青茶的半自动化和半连续化生产。引进蒸青茶加工流水线后,只需操作人员10人,即可日加工蒸青茶近2t。
5注重整体性,着力发展茶园管理机械
长期以来,舒城县茶区在茶叶采摘、病虫害防治、除草、施肥等茶园管理环节主要靠人工劳作,效率低、成本高;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妇女劳力大量转移外出务工,在茶叶采摘期,季节性劳力紧缺矛盾突出,茶叶不能及时采制,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价格。引进茶园拖拉机、茶树修剪机、采茶机等茶园作业机械,可进一步提高机械化对茶叶生产的技术贡献率。名优茶着重机制,大宗茶要着重机采,采茶机是节约人工最多的机械。茶园管理机械可有力促进低产茶园改造和新茶园发展。
6加强茶叶机械操作的技术技能培训,促进机械功效发挥
每年春茶开采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名优茶生产制作技术培训,特别是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技能培训,引导茶农调整产品结构,提早开园,多制适销对路的名优茶,通过对茶叶产加销大户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产茶区的茶园管理水平、茶叶质量安全意识、茶叶采摘特别是机制水平,从技术应用上提高名优茶外形和内质。
7引导茶树品种改良,为机制提供优质鲜叶
利用舒城小兰花获得部级证明商标的有利时机,大力搞好部级茶树良种舒茶早和新选育出的具有发芽早、抗性强、品质优良特性的山坡绿、特香早2个茶树新品系良种选繁推广工作,建好良种苗圃园。扩大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开发高标准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在晓天、河棚、舒茶、南港等产茶乡镇,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逐步淘汰劣质品种、低改茶园,巩固无公害、绿色茶园基地。对新发展的茶园要给予茶农一定的补助,连片种植一定规模以上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要给予追加奖励。
8参考文献
[1]张佩,刘静,徐良,等.贵州茶叶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7):201-203.
[2]华芳.浅谈宁国市茶叶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6):77.
茶叶的作用篇2
1、增强免疫力,小叶苦丁茶中含有的锌成分是绿茶中的两倍之多。锌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锌又被称为胰岛素是上百种酶的活性中心是人的身体内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
2、抑制癌细胞,根据医学研究证明小叶苦丁茶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其中高含量的黄酮具有维持血管的正常运作,增强血管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等功效作用。
3、缓解疲劳,小叶苦丁茶含有的硒元素是绿茶类的二十多倍。硒是我们大脑神经的一个重要的元素,硒可以缓解大脑的疲劳。所以用脑过多的人不妨多饮些小叶苦丁茶。
(来源:文章屋网)
茶叶的作用篇3
【关键词】:茶叶包装;文字;色彩
茶叶包装设计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茶叶包装设计不仅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茶叶有一定的保护储存、传递信息等功能,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与延伸。茶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在饮茶中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享受,因此,茶成为人们寄托思想情感的媒介,尤其在古代,文人更将茶作为创作的源泉,各种以茶为题的书画作品应运而生,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茶文化内涵,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茶文化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茶叶包装设计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茶叶种类繁多,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茶性特点,茶叶包装设计不仅能够向人们传达更丰富的茶叶信息,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他们对茶叶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实现茶叶的销售,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而且茶叶包装设计还被赋予了深厚的思想内涵,茶叶包装设计以茶文化为基础,以直观的视觉体验传达出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体验,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共鸣。茶叶包装设计是集文化与经济于一体的文化形态,既能够树立积极的品牌形象,也能够为茶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可以说,茶叶包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体,是通过不同元素的融合,体现出文化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文化元素是文字和色彩,通过对这两个元素的介绍,对茶叶包装设计会有更全面的了解。
文字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文字是茶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元素。中国的汉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字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和进化,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艺术瑰宝。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独特的文字表现形式。书法被称为流动的语言,可见,书法虽然是静止的文字,但却传达出丰富的语言特色。中国书法字体较多,不同字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特色,因此,文字在设计中运用的范围也较广。在茶叶我装设计中,文字是必备的元素之一。在一些优秀的茶叶包装设计中,都十分重视文字的运用,对于字体、字形的把握十分谨慎。茶叶是一种特殊商品,茶叶包装设计和文字同样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将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两种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进一步突出了茶叶包装的文化特性。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内容主要包括茶叶名称、茶叶企业名称、茶叶说明资料介绍和广告文字等。其中茶叶品牌和名称一般出现在茶叶包装的主要位置,而且表现形式十分规范,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样的文字安排主要是想体现茶叶品牌的规范化,给人以积极健康的形象体验,茶叶名称所运用的文字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修饰,使文字更具特点而又不失质朴典雅之气。茶叶企业的名称一般放在茶叶包装的侧面或者背面,字体也十分规范,一般没有过多装饰。茶叶的说明资料即茶叶的用途、注意事项等,都安排在茶叶包装的背后,字体主要以印刷体为主,内容也较为简单。虽然茶叶资料介绍较为简单,但包含的内容信息却十分丰富,不仅向消费者介绍了茶叶的用途,同时也是茶性特点的直观体现。广告文字是对茶产品的宣传推广的文字,这也是茶叶包装设计中最为灵活的内容,无论是字体还是位置都十分多元化,以体现茶叶的品质和特点为主,目的是促进茶叶的销售。广告文字虽然使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并不是茶叶包装设计中必需的元素,是茶叶包装设计的辅助与补充。
文字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是以印刷体出现的,由于印刷体文字清晰持久,因此广泛在各种茶叶包装中应用广泛。汉字的字体种类较多,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主要以宋体、黑体、综艺体为主,不同的茶叶包装根据其风格特点选用不同的印刷体,从茶叶包装上的文字几乎就能够了解茶叶是哪一种类,这也增添了茶叶包装的代表特点,使茶叶种类更加容易区分记忆。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还有一些文字运用了装饰性字体,相比传统字体,装饰性字体形式更加丰富,更能够形象地体现出茶叶的风格特点,因此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装饰字体主要是从字体的结构、笔画、外形等方面进行组合变化,使字体更加灵动活泼,丰富了茶叶包装的整体视觉效果。但是要注意一点,无论装饰字体怎么变化,前提是以体现茶叶的基本特点为主,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出茶叶的相关信息,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茶叶内容,对茶叶品牌有更清晰的记忆。尤其是书法的文字运用,由于书法字体较多,变化较复杂,一些字体很难辩认,因此,在运用书法时要充分体现其可读性,即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如果运用的书法字体较难识别,则应当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字体的可识别性和茶叶特点,同时也与茶叶包装的整体风格相协调节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茶叶品牌和茶叶名称的字体要统一。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的文字不仅要体现茶叶消息和茶性特点,同时也要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如果茶叶包装针对的是国内市场,可以根据中国人的汉字使用习惯进行设计,以满足国人对茶叶包装的需求。如果茶叶包装针对的是国外市场,那么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不仅要有汉字,也要有相应的外文说明。英语是国际上整理的语言,对于英语的运用也注意区别字体和大小写,以保证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英语能够运用得当,既传达出正确的文字信息,同时也提升了茶叶品质,促进了茶叶的销售,提升了茶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我国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得也十分广泛,由于色彩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因此色彩对于茶叶包装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提升茶叶包装的品质,促进人们对茶叶品牌的认知和购买。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不同的色彩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色彩涉及的内容也较广泛,与茶叶的品种、档次都有密切关系,同时色彩的运用也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喜爱,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红茶、绿茶、黑茶、白茶等,不同茶类具有不同的功效和特点,也体现了不同的茶文化内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茶叶选取相应的色彩,以突出茶叶特点。例如,绿色、蓝色等色彩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与绿茶的茶性特点相符;红色给人以温暖热烈的感觉,与红茶的茶性特点相符。由此,茶叶种类与茶叶包装中的色彩运用有着密切关系,只有使用恰当的色彩搭配,才能更生动形象地展现茶叶的特点,突出茶叶包装设计的艺术特色。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色彩要注意,色彩与茶叶包装物相呼应,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要注意明暗、深浅的合理搭配。首先,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要与茶叶包装物相呼应。
人们通过茶叶包装色彩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茶叶信息,不仅对茶叶外观色彩有所了解,同时能够联想到茶叶包装内的产品形态。在当前茶叶市场中,茶叶包装色彩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在众多的茶叶中,人们通常被茶叶包装色彩所吸引,进而实现进一步的购买行为。但是,目前市场上许多茶叶的包装色彩趋于雷同,由于没有特别之处,因此无法单从色彩上区分茶叶种类,消费者很难从茶包装色彩中联想到茶产品形态,对于茶叶品牌来说,无法实现有效推广,也无法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其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变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丰富的色彩能够提升茶叶包装的关注度,但是如何恰当地运用色彩搭配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深浅的色彩搭配运用得最炎广泛,通过同一色彩的深浅搭配,使整体效果更加协调,提升了茶叶包装的整体艺术品位和视觉效果。例如绿茶包装中常见的是浅绿色与深绿色的色彩搭配,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充分体现了绿茶的特点。消费者在看到这样的色彩搭配时首先会想到绿茶,使绿茶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由此可见,色彩的深浅对比对茶叶包装设计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合理运用对茶叶品牌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对茶叶的推广和销售也有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同一色彩的深浅、明暗对比,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丰富茶叶包装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体验。例如以浅色为底色,以深色为主题图案,这种色彩的深浅对比,能够衬托出茶文化的厚重之感,再配以各种简单的装饰,增添了茶叶包装设计整体的审美意境,给人以舒适典雅的感觉,提升了茶叶包装的艺术魅力。总之,色彩是茶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合理的色彩搭配运用能够提升茶叶包装的整体效果和产品品质。茶叶包装设计者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全面分析,以消费者需求为目标,不断地调整运用色彩搭配,使其更符合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使茶叶包装设计更有利于茶叶品牌的推广,促进茶叶宣传销售和茶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剑鹰,湘音.世界商品包装设计3000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
[2]曾景祥,肖禾.包装设计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0-11,159.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藤宋尧,米疆源,译.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455.
茶叶的作用篇4
【关键词】茶叶提取物;抗肿瘤;抑癌基因;信号传导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201
Latestresearchprogressofanti-tumoreffectbyteaextractFENGQiang,LIYi,XIAPeng-cheng,etal.SchoolofLifeSciences,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
【Abstract】Increasingmorbidityofmalignanttumorshowsseriousthreattohumanhealth.However,currentnon-specificanti-cancerdrugsmainlyhavesevereadversereactions.Teaextractcaninhibittumorcellgrowthandinducetumorcellapoptosis,alongwithfewsideeffects.Thispaperprovidesabriefsummaryonresearchprogressofanti-cancereffectbyteaextractformalignanttumors,suchasbreastcancer.
【Keywords】Teaextract;Anti-tumor;Cancersuppressorgene;Signaltransduction
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超过其他疾病位居前列,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有文献[1]表明亚洲妇女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低于欧洲和美国妇女,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亚洲人经常饮用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茶等饮料。茶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茶多酚和脂多糖,茶多酚类化合物对致癌变异原和某些癌细胞有抑制效果而脂多糖则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还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1诱导肿瘤细胞生长周期阻滞
细胞周期阻滞是药物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的重要因素。相关学者检测了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卵巢癌SKOV3细胞分裂周期的阻滞作用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处于G0/G1细胞减少,而S期的细胞增多,从而阻断细胞周期向G2/M期进行[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茶多酚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增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这提示茶多酚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可能是通过胞内活性氧介导的。这与邱万寿等[2]对乳腺癌的研究中,提取物降低腺癌细胞内活性氧,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观点相一致。
2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天然活性成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研究证明,在对宫颈癌的实验中,茶提取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茶提取物处理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经茶提取物处理的细胞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和9点前体,即pro-caspase-3和pro-caspase-9均被活化。茶提取物具有可以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天然活性成分,且凋亡途径可能依赖于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相关的线粒体凋亡途径[3]。
3通过抑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影响VEGF诱导型肿瘤细胞的增殖。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竹叶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VEGF表达。竹叶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2]。这种途径属于一种特异性的途径,其作用位点为VEGF,这与其他黄酮类物质通过调控VEGF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的机制吻合。这就决定了茶提取物特异性强的特点,也是其应用前景巨大的原因[4-7]。
4直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凋亡是细胞内的程序性死亡,凋亡失控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荧光染色实验发现,银杏叶提取物作用48h后,非小细胞肺癌PC-9细胞核碎裂,固缩并致密浓染,形成的凋亡小体。
5诱导抑癌基因去甲基化
国外研究表明,通过三磷酸鸟苷(GTP)降低雌性大鼠肿瘤模型的7,12-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
7,12-DMBA]水平,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7]。而在国内,相关学者等[8]证实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能诱导DNA去甲基化以及重新激活由此沉默的抑癌基因。
6调节原癌基因表达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会使细胞过度增殖,而形成肿瘤。在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原癌基因的激活起着重要作用[8,9]。而且蒋晓云等[10]证实,一定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能够下调胃黏膜c-myc、bcl-2以及FasL基因表达,并上调Fas基因的表达,提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调节原癌基因表达起到抑制细胞过度增殖、诱导异常细胞凋亡的作用。
7讨论
关于茶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除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以外,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一项来自我国台湾省的396例头颈部肿瘤和绿茶的消耗的相关性试验显示绿茶的应用明显降低了头颈部肿瘤的发病风险[11],而由MayoClinic组织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示4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口服绿茶提取物儿茶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9%,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12]。这表明茶提取物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与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相比有很多优势,尤其副作用小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常规抗肿瘤药物的抗肿瘤机制已经基本得到完善,而茶提取物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是复杂的,多因素的,其最根本的机制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立宏,武兴斌,王利.银杏叶提取物对非小细胞肺癌PC-9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65-69.
[2]邱万寿,刘威,吴珏遥等.半边旗提取物18对乳腺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今日药学,2015,25(3):163-166.
[3]赵航,盛婧雪,李洪广,等.普洱茶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24(2):137-140
[4]BhatTA,NambiarD,TailorD,etal.AcacetininhibitsinvitroandinvivoangiogenesisanddownregulatesStatsignalingandVEGFexpression.CancerPrevRes,2013,6(10):1128-1239.
[5]CheongJH,HongSY,ZhengY,etal.EupatilininhibitsgastriccancercellgrowthbyblockingSTAT3-mediatedVEGFexpression.JGastricCancer,2011,11(1):16-22.
[6]LiuLZ,JingY,JiangLL,etal.AcacetininhibitsVEGFexpression,tumorangiogenesisandgrowththroughAKT/HIF-1alphapathway.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11,413(2):299-305.
[7]RoyP,GeorgeJ,SrivastavaS,eta1.Inhibitoryeffectsofteapolyphenolsbytargetingcyclooxygenase-2throughregulationofnuclearfactorkappaB,Aktandp53inratmammarytumors.InvestNewDrugs,2011,29(2):225-231.
[8]唐楠,王媛媛,沈丽达.结肠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2,18(2):207-209.
[9]陆毅.C-myc基因和p16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1062-1603.
[10]蒋晓芸,钱立平,郑晓娟,等.银杏叶提取物调节胃黏膜癌前期病变大鼠原癌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11):982-984.
[11]HuangCC,LeeWT,TsaiST,etal.Teaconsumptionandriskofheadandneckcancer.PLoSOne,2014,9(5):e96507.
茶叶的作用篇5
关键词:茶叶信息化;科技手段;服务范围;法律保障
茶叶信息化是指,茶叶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所有环节相互联系的信息化体系。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则是指,对茶叶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管理而提供的服务手段。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对于加强茶叶的监管与促进茶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现代社会高科技产品在茶叶领域应用中的一大突破,凸显了我国农业科技力量的真实水平。
1现阶段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的特点
1.1以客观全面的数据库为依托
数据库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将所有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与方式进行组织、存储以及管理的数据集合。茶叶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根据计算机提供的数据而对茶叶进行管理的一种服务体系,其所作出的管理措施以及发出的操作命令都是基于计算机反馈的数据,只有所有的数据都客观真实才能保证数据库的可信度。因此,要保证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的正常有序运行,基于计算机建立的所有茶叶数据都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其建立的数据库也必须是客观而全面的。
1.2科技力量是先导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以科技为先导的智能化的一股新的生产力,其在茶叶领域中应用的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更是以科技为支撑发展起来的。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茶叶信息的采集、茶叶信息的传递以及茶叶信息的处理工作,并根据搜集到的茶叶信息对茶叶经济所面临的各项问题提供解决措施,这些智能化功能的实现所依靠的是高度发达的科技力量。所以,在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中,科技是其建立与发展的先行力量。
1.3服务范围广泛
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范围异常广泛,其主要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自然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卫遥感系统来加强茶叶的信息化管理。其服务的范围有:茶农、茶叶和茶业经济的信息化;茶叶生产、加工、储存与销售系列环节的信息化;茶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信息化;茶叶产业化经营以及茶叶科技水平信息化等茶叶的方方面面。茶叶信息全面而系统,其服务范围也涉及到与茶叶有关的点滴之中,真可谓“精而全,杂而不乱”。
2现阶段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存在问题
2.1茶叶信息化系统不完备
由于我国茶叶信息化技术起步晚,发展水平低,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茶叶信息化系统不完备,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我国难以建立完备的茶叶信息化管理系统。茶叶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依靠的主要是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之中,全面的信息网络服务覆盖区域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计算机网络的覆盖率更为低下。同时,由于政府的不重视以及不当的管理措施也阻碍了茶叶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的继续进行。总之,由于种种因素使得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中最基本的茶叶信息采集工作出现了“开头难”的局面。
2.2茶叶信息化管理制度不规范
目前,我国茶叶信息化管理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境地也很艰难,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虽然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茶叶领域中应用了,但是针对茶叶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却没有同步建立起来。对于茶叶信息化系统的具体管理体系是怎样的?对于操作人员实行如何的管理制度?对于茶叶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犯的错误又该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相应的制度规范完全没有建立起来,而且大部分制度措施都是直接沿用其他领域的农业信息化规定,不仅不能适应当前的茶叶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而且其对于茶叶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度的规范也会有极大地阻碍作用。
2.3茶叶信息化管理设备较落后
虽然目前我国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在渐渐完善,但是当前状态下我国茶叶的信息化设施仍然十分简陋,甚至是处于极度欠缺的状态。茶叶信息化管理依托怕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但是由于网络设备的限制以及网络技术力量的欠发达,使得茶叶信息化的搜集工作异常艰难。我国茶叶信息化管理设施的配置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管理设施的配置差距较大,发达国家将先进的科技设备应用到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之中,而我国由于极低的经费拨付使得茶叶领域的信息化管理设施落后,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添置新设备。
2.4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据了解,我国现阶段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的操作人员大多是以茶农为主,而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对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也知之甚少,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技术水平都非常欠缺。而我国也一直没能建立起一支专业的技术水平硬文化素质高的茶叶信息化管理体系服务队伍。另外,我国也缺少专业的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人才,政府也不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
2.5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是伴随着高度发达的茶叶经济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而生的,其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但是由于其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样,不仅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连基本的法律保障也难以实现。据调查,我国有些地区出台了一些关于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的政策,但涉及到其具体的可操作性则又是另一回事了,即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于茶业的信息化没有实质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也没有制定任何与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相关的法律规范,可以说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的法律规定是一片空白,而一旦遭遇了侵权事件时,谁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3现阶段改善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的方法
3.1完善茶叶信息系统
作为茶叶信息化管理最基础的茶叶信息系统,在进行茶叶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时所面临的“开头难”的尴尬局面,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信息化管理服务在茶叶领域的初步建立。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要提高计算机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率,不断改进网络技术,使其在偏远闭塞的山区也能进行数据的采集与传送工作。另一方面,建立精细而又专业的茶叶信息部门,各部门只负责本部门内部的茶叶信息采集工作。茶叶生产部门下设多个分部门,通过精细的分化设置来提高茶叶信息搜集的准确度,从而促使茶叶信息化完备系统的建立。
3.2建立规范的茶叶信息化制度管理体系
不规范的茶叶信息管理制度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茶叶信息化的良性发展,就目前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成套的规范的茶叶信息化管理制度。首先,从茶叶信息系统的内部操作人员着手,根据各部门工作性质建立严格的员工管理制度。其次,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并不断尝试新的管理方案,并明确规定奖惩措施,对于能积极解决问题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因而导致的问题予以惩罚。而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规范的制度化信息管理体系。
3.3加大对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的投入力度
落后的茶叶信息化管理设备也是我国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网络覆盖率低已经严重的阻碍了茶叶信息搜集工作的正常开展,落后的设备也可能会对茶叶信息采集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一旦采集的数据出现偏差,那么其所得到的结论与分析出的解决方案也将会是错的,倘若不当的措施被执行,那么造成的损失将会难以估量。所以要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力度,积极从国外购进先进的茶叶信息搜集整理设备,同时也加大对新设备的科研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茶叶信息化管理设备落后的局面。
3.4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水平
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对于发展茶叶信息化管理体系来说,培养专业的高素质茶叶信息化管理体系人才是在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对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其对于茶叶信息化的系统了解,强化其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实现茶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5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法律是道德的最后底线,是人民用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可作为后起之秀的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竟然遭受了法律空白的窘迫境遇,而针对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出现了滞后性。即使当前茶叶信息化管理体系发展情形不容乐观,但其作为一股新生力量也不容小觑。所以,要从立法上填补茶叶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空白,将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中的罪责刑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出来。此外,政府也要立足实际,根据茶叶信息化所面临的困境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以促进茶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4结语
我国现阶段的茶叶信息化管理服务虽然处于进退维谷,身陷重重困境的泥沼之中,但其是新起之秀,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要调整姿态发挥其正面的主导作用,正视茶叶信息化管理体系对茶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其“生命安全”,出台相关的便利政策为其发展保驾护航。当然,也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茶叶信息化这一新生力量在“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作者:马金海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郑红维.关于农业信息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27-31.
[2]傅洪勋.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23(11):44-47.
[3]宫静.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