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采莲曲原文及翻译注释(整理5篇)
《采莲曲》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莲、罗、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重点。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是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生背诗《绝句》、《山行》。
2、孩子们,大自然真是神奇美妙,它唱着“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春歌,它画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它藏在我们课本的一首首古诗中,等着我们去欣赏,去感受呢。
3、教师导入古诗,板书诗题,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3、齐读诗题。现在就让咱们随着诗人王昌龄一起去感受一下荷塘的美景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
3、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
4、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全班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
真是一曲动听的采莲曲呀!读着这美妙的采莲曲,你仿佛可到了怎样的一幅采莲图呢?
(一)品读“荷叶罗裙一色裁”
(二)品读“芙蓉向脸两边开”
(三)品读“乱入池中看不见。”
(四)品读“闻歌始觉有人来。”
创设情景,指导朗读。
小结,引读全诗。
四、诵读古诗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欣赏《江南》,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江南》,合着音乐唱《江南》。
六、作业
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景美乱入池中看不见,人美
闻歌始觉有人来。
李白采莲曲原文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采莲曲》注释
①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③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④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⑤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⑥踟蹰: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