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整理8篇)
苏轼水调歌头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步练习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集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苏轼()遥问天上宫阙(),何事长()向别时圆?在月光低照绮()户之间无眠,chánjuān()()有意,必定起舞弄()人间清影。
2.解释加点的词。
把酒问青天()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事长向别时圆()
3.苏轼,字,号,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即弟弟)及父亲同为“”,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主题文意细斟酌
1.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2.《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的句子。
3.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我的下联:
三、句段拓展善推敲
[甲]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乙词以“芙蕖”喻指。
2.试比较两词中加点的“弄”字的含义和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3.对两词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哀筝”,是从乙词总的旋律来写的;说是“苦含情”,是从乙词的感情来写的。
B.乙词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C.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词人的心绪矛盾的。
D.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很值得伤感。
4.对乙词中的“高处不胜寒”一语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吗?
5.甲乙两词皆由景入情,景为情设,情为景生,请你从“梅”“兰”“竹”“菊”或“风”“花”“雪”“月”中任选一个意象,以类似的方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参考答案
一、1.shìquèchángqǐ婵娟nòng
2.执,持;忍受,禁受;戏弄;常常。
3.子瞻,东坡,苏辙,苏洵,唐宋八大家,词牌名
4.C
二、1.C(应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三、1.朝廷;弹筝的美丽女子。
2.“起舞弄清影”的“弄”字意即“戏弄”,既反映了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也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负,一个“弄”字,其实包含了词人惆怅之心、孤独之心和赤诚之心,情真意切,含蓄隽永,唤起了我们无限遐想,让读者获得了丰富的美感和无穷的诗意;“忽闻江上弄哀筝”的“弄”字意为“弹奏”,它传达的是弹琴者漫不经心的情态。
3.D
4.根据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5.抓住事物特征并由特征产生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即可。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