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护理论文(精选2篇)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 篇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均在不断更新,日益显示出她的科学性、技术性和独立性。为了使护理人员适应形势的变化,大力发展我国护理学继续教育,培养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合格护士已迫在眉睫。什么是护理学继续教育?广义地说:继续教育是在原有知识、技能与素质之上加以完善的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
1实施护理学继续教育的必要
1、1知识更新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大中型医院在编护士基本是中专、大专毕业,工作以后没有再受到系统的继续教育,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她们学的知识迅速陈旧老化。一个工作五年左右的护士若没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按知识更新周期计算,她所拥有的知识中至少一半需要更新。这就意味着原有知识已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和技能。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需要。
1、2临床实践的需要 当今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学护理学的分科越来越细,一些高科技的专业科室不断涌现。例如:计算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激光、显微镜、内窥镜、介入技术等护理,各种脏器移植的护理,血液透析的护理及各种导管的护理,各种监护仪、抢救仪的使用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而这些知识对于现代护理人员来说,又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或多或少必须碰到的新问题。因此护理进修这种继续教育的形式被日益重视。
1、3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医疗服务护理模式转向卫生保健护理模式;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向整体护理模式;灌输知识型教育模式转向促发能力型教育模式。这些模式的转变,要求现代护理工作者不但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熟练的操作技能,懂得管理,通晓人文科学等知识结构,而且必须成为热爱护理专业,愿为护理事业献身,能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开拓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护理人员只有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信息能力、心智能力、行为能力、社会能力等,不断提高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
1、4开展护理科研的需要 护理科学研究是推动护理学发展,促进知识和技术更新的一个关键因素。护理科研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用较高的学术水平来考虑分析研究课题,及时掌握信息,会用文献检索和统计学知识,同时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了解国内外医疗护理的新进展。具有一定的写作素养,才能较好地完成护理科研。而目前医院里只具有大专、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远远达不到护理科研的需求,这是护理科研水平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展继续教育,开拓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拓宽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从而使护理工作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护理科研才能有所提高和创新。
1、5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俯瞰当今世界护理发展,美国护理发展较快,现所有的注册护士均达到四年制护理大学毕业的水平。美国重视护士毕业后再教育,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护理人员是通过护理继续教育而实现的。她们对护理理论和护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护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专业。而我国的护理教育还处在落后的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各大医学院校都在开办护理专业,但由于师资力量短缺,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只有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使之形成一个网络型的教育系统,逐步达到全员性和高效性,这样才能缩短我国护理科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继续教育的形式
2、1成人自学考试 鼓励具有大专、中专水平的护理人员勤奋自学是护理专业继续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现有护士大多在临床三班倒,进行脱产学习难度很大,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围绕专业广学博览,刻苦攻读。集中辅导,考试已成为大多数护士采纳的形式。
2、2短期学习班 举办护理人员培训班,由专人讲解临床上个别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有助于新的技术和理论在临床的推广和引用。
2、3外出进修 各科室应每年选派1-2名业务骨干去我国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把现代医学护理新的理论和技术带回来,以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专业科室,需要特殊的专业护理人才。只有外出进修,才是提高专业护理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2、4参加学术研讨会 定期开展学术报告会和学术研讨会,鼓励护理人员撰写论文,交流学习心得。它是锻炼和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促进护理专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5举办专题讲座 请专家学者有计划有重点来院举办专题讲座,主要讲解新的护理理论与方法,推广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传递护理信息,这种方法是更新知识的有效手段。
2、6外语培训 为寻求捷径,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发展护理事业,应挑选外语基础好的业务骨干进行外语培训,同时鼓励广大护理人员自学外语,把外语考核作为晋级的重要指标,激发大家学外语的兴趣和热情,使护理人员的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的要求。
3护理学继续教育的意义
护理学继续教育是提高护士素质的需要,使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开展继续教育是护理人员的普遍心声,她们不满足现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能给予支持和鼓励,则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长期以来,护理学一直从属于医疗,名义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实际并没有独立地位,这与护理水平发展缓慢和社会给予护理学的支持和地位是相关的。护理学继续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尤其是近年来高科技专业科室的涌现,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向着更高一层的境界发展,大大提高了护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护理学水平提高了,整体医疗水平才能提高。
护理专业日益走向技术、信息、心理、康复护理的新路子,需要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传感、遥控等技术的应用及社会行为科学的渗透下,整体护理、自动化护理等手段和方法将取代传统的护理模式。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护理专业的继续教育,从而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 篇2
一、医学专科院校进行护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护理道德教育是医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完善学校的护理道德教育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德行兼备的优秀的护理人才。目前,医院录用护理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娴熟专业的护理技能、完善的护理知识、稳定健康的心态,对护理人才医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护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医德,培养大学生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目前的医学模式正在从“生物医学”朝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转变,产生了以家庭为单位,在社会范围内开展的全科医疗服务,医院成为了面向公众、直接服务的窗口,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同时还是以人为本政策实现的主要途径。护士是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护士的服务对象也从病人延伸到了需要进行健康保健的社会大众。随着护理范围的扩大,如果没有很好的医德就不能肩负起医疗服务的重任。所以医学专科院校培养学生的护理道德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
(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近来年,随着医疗纠纷、护理伦理问题的不断出现,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加强护理人才的护理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理人才的医德,有利于护士正确的处理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护士完美的处理与病人之间的纠纷,从而缓解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医学专科院校进行护理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护理专业的道德教育课程设置
医学专科院校护理专业的学制安排一般是两年在校教育,一年医院实习。根据这样的学制要求,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本文提出了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课程的优化策略。第一阶段就是学生入学的第一年,这个时候因为学生对于护理专业还没有很深的认识,同时这个阶段学生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医学的基础课程,所以在这个阶段对于护理道德课程可以安排基础的医学人文课程,比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概论等,课程设置为每学期30—38个课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医学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第二阶段就是学生入学的第二年,在这个阶段学校会开设很多专业的护理课程,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护理专业也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护理道德教育方面可以开展一些专业的护理人文课程,比如: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学概论、护理礼仪学等,每个学期安排30—38个课时的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的适应医学服务流程和模式,提高学生的医疗服务水平。第三阶段就是学生在医院的实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也会在实习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职业道德取向。
(二)改革护理专业的道德教育的课程模式
第一,开展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通过行为、语言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某一个问题和老师、和同学交换观点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第二,开展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就是通过在课堂上模拟医疗服务环境,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医疗服务的流程和模式,尽快的让学生完成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第三,开展自主型教学。自主型教学就是学生以教学大纲和书本的内容为基础进行自主的研究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就发现的问题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或者是老师布置几个与课程相关的课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自由的选择和讨论,然后将讨论结果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累计到期末考试成绩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道德教育形成自己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进行全方位的护理道德教育
在医学专科院校的教育中,应该将护理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在硬件设施方面,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可以通过张贴海报等形式要做好护理道德教育的宣传。在软件设施方面,一方面可以做好网络的宣传工作,在校网上开辟一个专门的版块进行护理道德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做好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对道德护理的观点,纠正学生的不良心态,端正学生对护理道德的正确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以经常聘请一些医院的优秀医护人员就护理道德知识举办专业的讲座,让学生对护理道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医护人员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护理道德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甚至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医学专科院校是护理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护理道德教育。首先要完善课程设置,然后要创新教学形式,最后要将护理道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全方位的开展护理道德教育工作。
作者:张明立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医学护理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