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整理4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zhuānɡyánfèixūɡuībǎohuījìn
zāoɡāoyòuhuòqítúdiàntánɡ
二、读一读,给句中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tiāotiǎo
1.他如此执迷不悟,你应该把其中的厉害关系给他挑()明。
2.每天到古井边挑()水的村民络绎不绝。
piánbiàn
3.爷爷行动不太便()利,过马路时,总是我搀着他。
4.三元钱就能买一支漂亮的钢笔,太便()宜了!
三、填字成词,并解释所填的字。(6分)
安然无()居高()下
震耳()聋依依不()
颇负()名大喜过()
四、按要求填空。(6分)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两句诗中意思相同的两个字是
和。
2.“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句话最能说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的词是和。
3.“①隶书②金文③行书④小篆⑤楷书⑥甲骨文”这些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只写序号)
五、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下面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和思想感情。(5分)
1.“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3.“同志们!用石头砸!”()
4.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
5.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六、给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花:①花费②模糊不清③能开花供观赏的植物
1.我精心照顾这盆海棠花。()
2.父亲为了我们的成长花费了许多心血。()
3.爷爷今年70多岁了,眼睛有些花了。()
七、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4分)
1.()你答应了他的要求,你()应该说到做到。
2.()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3.长大后,()我走到哪里,()不能忘记我的故乡。
4.()事情重来一遍,我()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八、积累运用。
1.按要求写成语或句子。(7分)
(1)过年了,大街小巷都聚满了人,你可以用、等词语来形容人多。
(2)“勇往直前”是赞扬勇敢顽强品质的四字词语,我们学过的这类词还有、、。
(3)思念久别的家乡时,你会用诗句“”来表达思乡之情。
2.仿写句子。(3分)
如果我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我是一株小草,就给
人间增添一份春色。
九、语言实践。(8分)
“嫦娥奔月”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随着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女宇航员,正在为上演真实版的“嫦娥奔月”作热身活动。假如派你去采访她们,你将对她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3分)
(1)相信并佩服。()
(2)意见不一致。()
(3)形容水的明净。()
2.读句子,回答问题。(6分)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6分)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4.选择。(1分)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十一、习作。(30分)
要求:1、题目:我___________(尊敬、佩服、爱戴……)的一个人。
2、请写清楚你(尊敬、佩服、爱戴……)他的原因。用一两件事叙
述出来。
3、把内容写具体,注意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uānɡyánfèixūɡuībǎohuījìn
(庄严)(废墟)(瑰宝)(灰烬)
zāoɡāoyòuhuòqítúdiàntánɡ
(糟糕)(诱惑)(歧途)(殿堂)
二、读一读,给句中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他如此执迷不悟,你应该把其中的厉害关系给他挑(tiǎo)明。
2.每天到古井边挑(tiāo)水的村民络绎不绝。
3.爷爷行动不太便(biàn)利,过马路时,总是我搀着他。
4.三元钱就能买一支漂亮的钢笔,太便(pián)宜了!
三、填字成词,并解释所填的字。
安然无(恙)损失居高(临)下靠近,对着
震耳(欲)聋将要依依不(舍)离开
颇负(盛)名盛大,隆重大喜过(望)希望
四、按要求填空。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两句诗中意思相同的两个字是间和隔。
2.“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句话最能说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的词是轻轻刮和慢慢抹。
3.“①隶书②金文③行书④小篆⑤楷书⑥甲骨文”这些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⑥、②、④、①、⑤、③
五、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下面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和思想感情。
1.“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赞赏)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教训)
3.“同志们!用石头砸!”(愤恨)
4.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惋惜)
5.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惊喜)
六、给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我精心照顾这盆海棠花。(③)
2.父亲为了我们的成长花费了许多心血。(①)
3.爷爷今年70多岁了,眼睛有些花了。(②)
七、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如果)你答应了他的要求,你(就)应该说到做到。
2.(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3.长大后,(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我的故乡。
4.(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八、积累运用。
1.按要求写成语或句子。
(1)过年了,大街小巷都聚满了人,你可以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等词语来形容人多。
(2)“勇往直前”是赞扬勇敢顽强品质的四字词语,我们学过的这类词还有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不屈不挠。
(3)思念久别的家乡时,你会用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来表达思乡之情。
2.无答案。
九、无答案。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相信并佩服。(信服)
(2)意见不一致。(分歧)
(3)形容水的明净。(水波粼粼)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因为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用“熬”字比用“度”字更准确、传神。
(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联系上文,母亲本不愿出来,“我”劝说后她才出来走走,“信服”比“同意”更能反映母亲的状态。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4.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BC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十一、无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五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1、单元复习法
期末复习不是仅仅为了应对期末考试,而是对整本教材的复习巩固,加强知识的积累。因此,单元复习应注意不要太功利,以“打题”的方式代替复习。
单元复习首先要做好梳理工作,教师可带领学生明确单元的主题,围绕重点内容、重点知识及方法展开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发动学生共同梳理重点知识及复习的方法,如:词语盘点,学生应对重点词语进行记忆,教师不可以通过抄写、死记的方法来完成,应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组合规律、生字的特点。重点课文,应注意对重点词句的的理解,教师可做适当的练习。
其次,教师要学会放手。复习本就是学生的事情,学生的自主复习是老师不可替代的。让学生对单元中掌握不够牢靠的知识自主复习,是复习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单元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给学生复习的时间,教师加强复习结果的检查。检查后如果存在仍然掌握不牢靠的知识,教师可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然后再给时间消化,力图把知识点消灭在单元复习中。
2、板块复习法
板块复习即是把语文细化为标点、拼音、字词、句子、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八个板块。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第二轮复习。对单元复习过程中的八个板块掌握不够牢靠的地方和未涉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式复习。这一轮的复习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了解学生在这八个板块中遗漏或不足,然后进行归类复习。如学生易错的形近字的区分:辩、瓣、辨、辫;五年级上册中关于思乡的诗句进行整理等。板块复习就是要交给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以线的形式进行有机的整理串联,以求互通,巩固和运用。通过板块的复习,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把掌握知识点提高到灵活运用的层面。
3、重点复习法
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是对本学期的总结,是学生、家长最为看重的。尤其是六年级的最后一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总结,更是学生由小学迈向初中的重要一步,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这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往往是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及教师评价的关键,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前两轮的复习,学生对于整本书的掌握较为全面了,但是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还有待检测,因此,教师可有针对性的就本书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以试题的形式进行检测,对于存在的问题可进行及时的复习。这一轮的复习要求教师在复习前对本书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并针对这些重点内容实时制作检测作业。并通过作业的检测进一步查漏补缺。
4、拓展复习法
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重要途径,是针对学生认知规律而设计的重要形式。“温故”的`目的是为了“知新”,是为了积累书本知识并超越书本知识。这一轮的复习仍然以书本为基础,但重点却不在书中。针对本书中的重点内容或首次出现的内容进行拓展复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学在书本中,用于书本外。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良莠不齐,因此,本轮的复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不能统一划线,只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跳起来摘到苹果即可。如:五年级课文中多次出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在阅读复习时就可以针对借物喻人的文章进行总结复习,并拓展练习;再如小学阶段多次出现描写雨的诗句,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小学阶段描写春、夏、秋、冬雨的诗句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记忆。
5、自由复习法
自由复习是考试前的最后一次复习,是教师全面放手让学生自主查漏补缺的最后机会。成功完成这一轮复习的关键在于前几轮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好学生对掌握不牢靠及缺失知识的记录。通过记录来完成最后一轮的复习。
这一轮的复习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采用自主复习和互助复习。自主复习主要针对掌握不牢靠的死知识点进行记忆;相互复习可通过讨论、方法借鉴、资料共享等方法,让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够得到再一次的提升。如:在第一、二轮复习中,学生对于词语盘点中掌握不牢靠的词语做好记录,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重新加以复习消化;再如:五年级上册中综合性学习关于对文字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就可以通过分享课外搜集的资料进行互助复习。